低碳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城市生活污水碳源低的问题,以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碳源角度,对比分析各活性污泥系统在碳源充足和低碳源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和典型周期内碳源利用途径。探讨了低碳源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特性及胞外聚合物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低碳源对活性污泥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对深入探究低碳源条件下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脱氮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比分析了进水COD浓度分别为300 mg/L(C/N=6)和150 mg/L(C/N=3)时的SBR系统和氧化沟系统的生物脱氮效率。在SBR系统中低碳源较碳源充足时,总氮去除率降低了14.62%;在氧化沟系统中TN的去除率降低了21.77%。低碳源条件下SBR系统脱氮效果优于氧化沟系统。基于典型周期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计算了两种碳源浓度下的不同活性污泥系统的碳源利用途径,发现不同系统的碳源利用途径不同,研究指出两系统在碳源充足时的碳源脱氮利用率均高于低碳源时的,低碳源条件下SBR系统的碳源脱氮利用率高于氧化沟系统。SBR系统的碳源脱氮利用率分别为57.01%和56.25%,氧化沟系统的碳源脱氮利用率分别为20.30%和11.96%。通过对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发现低碳源沉降性能较碳源充足时有所提高。而低碳源条件下SBR系统沉降性能优于氧化沟系统。通过运用三维荧光、傅里叶红外、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污泥胞外聚合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在三维荧光中碳源充足时的类蛋白峰和酪氨酸强度明显高于低碳源时的强度。在傅里叶红外图中低碳源时EPS成分较碳源充足时简单。在分子量分布图中发现低碳源对EPS的中低分子量物质产生了影响。分析EPS含量得出,低碳源时的含量低于碳源充足时的,低碳源时SBR系统EPS含量高于氧化沟系统。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了两种碳源浓度条件下SBR系统和氧化沟系统的微生物活性与种群差异,结果表明低碳源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低碳源较碳源充足时的微生物多样性低,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富集。低碳源时较碳源充足时的功能菌群影响较大的有Nitrospira和Thauera这两种菌群。低碳源条件下SBR系统的多样性略低于氧化沟系统,但其功能菌相对丰度较高。在两系统差异较大的菌群为Acinetobacter,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和Thauera。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中,低碳源时的能量代谢功能的相对丰度值明显低于碳源充足时。低碳源对SBR系统和氧化沟系统之间的影响最大的是膜运输功能。这些功能菌群的差异以及代谢功能差异可能是导致低碳源时活性污泥系统的脱氮效果不佳,两活性污泥系统之间脱氮效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行政道德以公正和正义为基础价值观,是行政人员对一切行政活动、行政行为进行评价、判断和选择的根本标准。具有深层次、基础性的引导和决定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行政道德立法等
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建筑的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基于该方法,选取上海市实际住宅案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住宅单位建筑面积年CO2排放量为22.8kgCO2/(m2
大学生信息素质是高校教育的综合工程。学科馆员具有学科专业、信息搜索技巧、信息整合能力等优势,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在这项工作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工作:协调智力资源的评
在断层面上引入速率-状态相依摩擦本构关系、考虑铲形逆冲断层几何结构特征、断层下盘和上盘中下地壳及上地幔为黏弹性介质、上盘上地壳为弹塑性介质,本文用二维有限元动力学
目的:探讨对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其接受麻醉诱导前为其输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某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后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和相关检查确诊的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