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锁骨钩钢板及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优缺点,指导临床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病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收治的111例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70例,女性41例,年龄21-63岁,平均35.3岁,关节脱位均为单侧,右侧肩锁关节脱位75例,左侧肩锁关节脱位36例,均为新鲜性脱位,根据Tossy分类法,所有患者均为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其中7例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远端骨折,104例单纯肩锁关节脱位脱位,致伤原因:机动车交通事故伤68例,自行车摔伤26例,高处坠落7例,运动伤4,其它原因引起损伤6例。所有患者中62例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4-63岁,平均35岁;另外49例接受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其中男性37例,女性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6.7岁。治疗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3个月,参照Lazcano标准[1]对上肢肌力,肩部疼痛,关节功能,在肩关节正侧位片上对肩峰—锁骨垂直距离、肩锁关节间隙宽度进行测量。纳入标准:1.肩锁关节脱位者,2.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者,3.新鲜脱位者,4.无麻醉及手术禁忌症者。剔除标准:1. TossyⅠ、Ⅱ型肩锁关节脱位者,2.陈旧性脱位者,3.合并锁骨远端开放骨折者4.有麻醉或/和有手术禁忌症者,如心脏病,肾衰,接受化疗者。治疗方法:1.钩钢板内固定组:切开复位后用3孔钩钢板3.5mm螺丝钉内固定,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前臂吊带悬吊制动1周伤口疼痛减轻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2.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内固定组:切开复位用直径1.5mm克氏针、16号不锈钢钢丝内固定,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前臂吊带悬吊制动3—4周开始指导患者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评价标准:参照Lazcano标准[1]对上肢肌力、肩部疼痛、关节功能、在肩关节正侧位片上对肩峰—锁骨垂直距离、肩锁关节间隙宽度进行测量,进行评价。总的疗效判定标准为:优,脱位获得解剖复位、切口一期愈合、关节功能正常、无肩部疼痛;良,脱位复位欠佳、切口延期愈合、关节活动时轻微疼痛、活动范围轻度受限;差,脱位复位差,切口出现感染、内固定失败(松动或断裂)、关节活动受限或活动时疼痛。统计学处理:分别对钩钢板组和克氏针张力带组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功能恢复及影像学评价,按照Lazcano标准[1]对术后上肢肌力、肩部疼痛和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钩钢板组优51例,良10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98.4%;克氏针张力带组优38例,良7例,差4例,治疗优良率87.7%,术后优良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钩钢板内固定组疗效明显好于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内固定松动失败并发症发生率经X2检验。P<0.05,说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内固定松动失败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结论对于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锁骨够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相比,钩钢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克氏针张力带,术后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松动失败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疗效佳,目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选择锁骨钩钢板作为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