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宜州—下枧河地区传承的壮族歌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其歌俗、歌作、歌者与歌艺的丰富内涵,都凸现出当地壮族文化的鲜明个性,在下枧河田园山水交融的稻作文化生境下,其传统山歌习俗展示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人文景观,是广西壮族文化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口承文化传统在全球化浪潮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与当今多数民间文化同样显示出多重复杂的特质:既接受并融合以电子传播媒介为标志的现代大众文化——如利用家庭数码影碟机、数码摄像机、光盘刻录机等记录和展演对歌活动,并把具有时代特征的话语唱入传统山歌;又夹杂市场经济因素——专人组织摄录和售卖山歌光盘、民间个人花钱请歌手在传统礼俗活动或商业活动中表演;同时还主动与主流政治话语融合,为政府所用、为政策做宣传——如民间山歌手积极参加宜州市政府各级单位主办的对歌活动,传唱政策山歌,获得政府颁发的“歌王”称号,等等。这一地区歌咏传承正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这里过去几乎人人会唱山歌,处处歌圩热闹的状况已经随着交通的发展、大众媒介信息及汉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而逐渐消逝,加之“文革”十年禁歌造成的传承断层,现在山歌爱好者大多为中老年人,30岁以下年龄段很少有喜爱山歌的,一些文化价值较高的山歌如创世古歌、谜语歌等甚至存在灭绝的危机,需要抓紧抢救性保护。另一方面,在政府积极主办山歌活动及民间山歌光盘流行的推动下,宜州—下枧河地区壮族歌咏习俗在新的时代呈现出新旧特质并存、与时代特征紧密相连的面貌,既保留着传统对歌活动传情达意、作为交流载体的传统口头传承的特点,也体现出积极与现代文明交流结合,成为新兴电子媒介传播内容的双重性。人类文化表述史上,在书写传承文化尚未普及之前,口头传承文化曾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电子媒介兴起后,以电视和广播为代表的口头传播方式重新成为文化传承的主流之一,现代宜州—下枧河地区的口传歌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首先,它以咏唱作为个人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古老模式,它的传承体系维系着当地人共通的精神世界、保持着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并对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个体生存方式日益孤立隔膜、缺乏本真的交流表达,人与人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具有反思性的意义;其次,这一地区歌咏文化在历史中的演化和在现实中的适应性变迁,对于考察壮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及认识壮族文化的特质都是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