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30号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了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要求。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离不开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有利于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增强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减小交易者的交易成本,完善上海期货市场的定价功能,使上海期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定价权。期货市场流动性度量指标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指标。买卖价差作为衡量市场紧度的一个指标,可以从微观层面衡量期货市场流动性。本文应用买卖价差理论、LSB模型等对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了研究。选取了上海期货市场的铜、螺纹钢、锌、铝、天然橡胶、黄金等6个品种在2012年1月4号至2012年5月29号期间的主力合约为研究样本,样本数据均为日内分笔高频数据,每笔数据交易时间精确到秒。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期货市场期货合约最小变动价位存在设置过高现象。(2)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呈现明显的“日内效应”和“周内效应”。在交易日内,开盘时流动性较差,随着交易的进行流动性趋好;一周当中,铜、螺纹钢、锌、铝、天然橡胶5个品种在周一和周四的流动性要差于其他几个交易日,而黄金则是周一和周五流动性最差。(3)以买卖价差衡量的流动性成本可显著分解为信息不对成分、指令持续成分、指令处理成分。(4)上海期货市场跟风程度较高。从指令持续概率上来看,上海期货市场跟风程度要高于上海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