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确外来物种入侵机制是防控入侵生物的基础,也是植物保护学科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植物功能性状(如种子萌发率、抗虫性等)是指植物具有的与其定植、存活、生长和死亡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核心属性。与本土植物比较,一些外来植物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对生物(如昆虫取食、种间竞争等)和非生物(如干旱)胁迫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等。这些功能性状的差异可能促进了外来植物入侵,为探讨植物入侵机制提供了思路。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外来物种入侵机制是防控入侵生物的基础,也是植物保护学科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植物功能性状(如种子萌发率、抗虫性等)是指植物具有的与其定植、存活、生长和死亡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核心属性。与本土植物比较,一些外来植物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对生物(如昆虫取食、种间竞争等)和非生物(如干旱)胁迫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等。这些功能性状的差异可能促进了外来植物入侵,为探讨植物入侵机制提供了思路。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侧重少数入侵物种,关注植物某一个生长阶段(如种子或成株)的功能性状。因此,本土和外来植物的功能性状是否普遍存在差异,仍富有争论。有鉴于此,本研究选用我国常见的150种本土植物和89种外来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室内和室外控制实验,比较了这些本土和外来植物种子、幼苗和成株的功能性状,以及成株生长对昆虫取食和种间竞争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所有供试物种,仅部分种子功能性状(种子质量、长宽比和截面积)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但本土植物单独分析时,仅少量其他功能性状(如苗期总生物量)存在系统发育信号。结果表明这些试验物种多数功能性状不具有系统发育保守性,即功能性状数值与物种系统发育关系不相关。2)外来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幼苗存活率、截面积和幼苗茎长均显著高于本土植物。本土和外来植物的种子质量和长宽比,幼苗的根、茎、叶质量和根、叶的长度,成株的生长速率和根冠比等均无显著差异。3)种子与幼苗的部分功能性状存在相关性(如种子的质量与萌发率呈负相关),但种子和幼苗的功能性状均与成株的功能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种子功能性状能够预测苗期植物适合度,而成株功能性状难以用种子和幼苗功能性状预测。本土和外来植物自身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如本土植物发现部分种子和幼苗功能性状(如种子截面积、幼苗茎重)与相对生长速率、总生物量呈负相关,但在外来植物中无相关性。4)在复杂的田间环境中,外来植物的总生物量和根冠比显著低于本土植物。喷施杀虫剂对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种间竞争则显著降低了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地下生物量。喷施杀虫剂和种间竞争对本土和外来植物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等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外来植物幼苗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本土植物,这可能有助于外来植物在新的地域建立种群;在田间条件下,本土植物成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外来植物,具有竞争抑制外来植物种群扩张的潜力;喷施杀虫剂(食叶昆虫的取食)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有限。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入侵机制,也为研发入侵植物生态防控技术(如生物替代技术)提供了科学指导。
其他文献
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寄主范围广,由其引起的灰霉病在农作物上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由于灰葡萄孢极易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成本高,创建高效绿色的防治技术十分重要。利用真菌病毒防治作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筛选获得引起致病力衰退的真菌病毒是利用其防治病害的前提。本文对来自以色列患灰霉病草莓(Fragaria ananassa)上的一株弱致病力灰葡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瓜蚜,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一种世界性的多食性害虫,存在多种寄主专化型,典型的有棉花型和黄瓜型。寄主专化型棉蚜在非寄主植物上适合度显著降低或不能存活,其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解释。研究表明,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可以激发或抑制植物防御,从而改变后来昆虫对植物的适应性。寄主专化型棉蚜在被取食过(即被同种预侵染过)的非寄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世界性重要病原真菌,引起作物灰霉病。灰葡萄孢因其寄主种类多、传播速度快、易变异及抗逆性强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植物灰霉病防治较为困难,也亟待寻找新的防治方法。真菌病毒是潜在的作物病害生物防治资源,实验室前期对来自以色列的406个灰霉菌菌株进行了病毒组分析,检测到多种真菌病毒。本研究旨在从其中的2株无致病力并丧失产孢能力的菌株IBc-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传媒企业并购热情持续高涨,如何防范与化解并购风险已然成为相关企业亟需关注的问题。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性产业政策,以及文化传媒行业轻资产、高收益和数字化转型等特征,推动了传统文化传媒企业并购尤其是多元化并购活动。然而由于并购决策的非理性和并购后整合的失败,并购风险频发高发,导致公司业绩不佳和战略转型受阻。在相关案例中,博瑞传播的多元化并购过程较具代表性。博瑞传播最初主业是
天齐锂业并购智利矿业化工有限公司后,为什么会引发较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其流动性危机的爆发是否由于其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存在过度自信所致?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天齐锂业对该流动性危机进行预警?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天齐锂业在下一场重大并购中降低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因此,论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分析天齐锂业在该重大并购中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原因,二是就该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预警以规避流动
梨褪绿叶斑伴随病毒(Pear chlorotic leaf spot-associated virus,PCLSaV)是我国近年新鉴定出的一种负义RNA病毒,属于欧洲山梣环斑病毒属(Emaravirus),其基因组至少由5条负义单链RNA组成。由PCLSaV引起的梨褪绿叶斑病(pear chlorotic leaf spot,PCLS)在我国局部砂梨产区发生普遍,严重影响梨的生长。本研究建立了PC
本研究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为试虫,设置3种CO2浓度(400μL/L、600μL/L和800μL/L),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观察了不同CO2浓度处理对多代(第1、3、7、10、13、16代)萝卜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测定了不同CO2浓度处理下多代萝卜蚜种群生理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了不同CO2浓度处理下萝卜蚜体内抗逆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利用1
当前,全球疫情呈继续蔓延的态势,医药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竞争随之加剧。而技术研发是重中之重,为突破技术研发,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选择将部分研发工作移交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于是CRO企业的发展迎来了高潮。CRO企业属于技术人才密集型企业,其根本任务在于从事技术研发以期产生创新效益,对人才与创新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如何激励高管加大创新投
土壤微生物作为植物健康生产的重要调节剂,在保持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植物也能够利用根系分泌物,塑造有益的根际微生物群落以适应环境。目前利用土壤微生物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农业管理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蚯蚓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土壤微生物,并自下而上影响植物的生长或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作。但蚯蚓对植物的影响效应是否会受到施肥种类的影响还尚不清晰。为此,本研
随着当代化工生产过程日趋复杂,社会生产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生产规模日渐庞大,自动化机械生产程度越发普及,完善的过程监控系统可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故障,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在减少原材料浪费情况下又提高了产品收益,成为大多数工业生产必备的一套监控系统。在非线性过程监控中,存在许多过程故障难以监测及识别等问题。本文以多元统计及核密度估计方法为核心对工业化工过程监测及其故障识别展开了研究。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