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听障学生招生考试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7年普通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听障学生招生考试的制度(主要是“单考单招”制度)自建立以来改变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该文研究思路是在高等院校普通招生考试的大背景下对听障学生招生考试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展开研究。首先采用纵向对比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梳理我国高等院校听障学生招生考试政策演进历程,理清其中蕴含的规律及内在逻辑:一是由“社会化”向“政府主导”,二是政策的重点是按照“初级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顺序展开的,三是政策制定者的服务意识逐渐增强,四是政策的制定具有“滞后性”。同时,总结我国高等院校听障学生招生考试取得的成果,以了解现状。其次,采用易于发现问题的“质化研究方法”,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听障学生招生考试的“单考单招”展开研究,具体采用了易于了解现状、发现问题的质化访谈法,归纳出三大问题:一、由于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命题不能统一,造成的应试教育倾向严重;二、由于各学校“单考单招”的考试时间不同,对听障学生报考多所学校,各地奔波,对学生的学习及家庭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三、各地区因教学资源差异使不同省市听障学生间入学不公平。接着,论文出于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高等院校听障学生招生考试的现状的目的,梳理了听障学生教育在美国的发展、美国的高考“SAT”形成历史背景、听障学生招生考试的具体实践,同时参考俄罗斯、日本的招生考试演化,归纳出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历史轨迹和演化脉络:“混乱”到“有序”,“集权”或“分权”到“均权”。最后,论文结合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演化脉络,以“教育补偿原则”、“承认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融合招生”、“正视障碍”、“适应性选择”三大优化方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其他文献
分析当前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提出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工作,勤俭办学,压缩收费项目,更新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不正之风。
网络借贷平台精准借贷策略探讨以用户画像与数据挖掘技术为支持的网络借贷用户细分、用户精准营销模型、用户忠诚度模型,并以模型为基础提出具体的互联网精准借贷营销策略建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标记物及间充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标记物在动静脉内瘘狭窄血管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尿毒症
【摘 要】分析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对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在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对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在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 公安院校 法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21-03  近年来,我国公安院校逐步把诊所式
地热被视为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清洁型能源,目前被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发利用。高温地热用来发电,中低温地热一般用于洗浴或者工农业生产。温泉作为一种地热指示,它能带来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