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退行性膝关节炎在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变形和功能障碍。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病人越来越多,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是中老年人膝关节功能障碍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玻璃酸钠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在关节腔内起润滑、屏障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目前临床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是应用关节镜对膝关节内进行滑膜清理、半月板修复成形、打磨骨赘及关节腔冲洗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是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常用治疗方法。中药塌渍是改良中药熏洗的一种常用中药外治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的特点。研究目的及意义由于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方法较多,但少见将常用治疗方法进行过系统的疗效比较、分析。所以,我们选取临床常用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关节镜关节腔清理及中药溻渍三种方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上述三种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特点,为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全部病例来自山东省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的门诊、住院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依据病例纳入标准,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玻璃酸钠组99例、关节镜组100例及中药溻渍组101例。玻璃酸钠组行内侧或外侧膝眼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m1/次,每周一次,四周注射五次为一疗程。关节镜组行膝关节腔清理手术,清理增生的滑膜组织,骨赘影响活动者磨除骨赘,有半月板损伤者给予半月板成形,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中药溻渍组是将外敷1号装布袋于活血复元汤中浸透并加温至40-42℃后置于患膝,并应用TDP照射持续加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周为1疗程。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评分)评分,将表中各观察项目得分、身体质量指数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不同治疗组组间人口学特征比较对不同治疗组组间人口学特征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分析连续变量,利用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可得不同治疗组组间的年龄(p<0.05)、性别(p<0.01)存在差异,中药溻渍组年龄最大,女性多于男性,关节镜组年龄最小,女性多于男性,玻璃酸钠组男性多于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治疗组组间治疗前病情及HSS评分比较对不同治疗组间的其他基础病情进行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分析连续变量,利用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部位p<0.01、半月板损伤p<0.01),中药溻渍组双膝占比高,关节镜组半月板损伤占比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治疗组间的治疗前HSS评分进行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HSS评分总分及所有题目得分间的差异,可得不同治疗组组间总分、疼痛得分上玻璃酸钠组高,关节镜组低。功能得分上中药塌渍组高,玻璃酸钠组低。屈曲畸形得分上玻璃酸钠组高,中药塌渍组低。上下楼梯、活动度、稳定性得分上玻璃酸钠组高,关节镜组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同治疗组间不同时间点HSS评分比较3.1治疗一周时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扣除p<0.01的影响因素后,发现总分、疼痛得分在关节镜组改善最大,中药塌渍组改善最小。活动度得分在关节镜组改善最大,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小。功能、减分项得分在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大,关节镜组改善最小。屈曲畸形得分在中药塌渍组改善最大,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小。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治疗一月时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扣除p<0.01的影响因素后,发现总分、疼痛、功能、减分项得分在关节镜组改善最大,中药塌渍组改善最小。上下楼梯、活动度得分在关节镜组改善最大,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小。肌力得分在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大,中药塌渍组改善最小。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治疗三月时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扣除p<0.01的影响因素后,发现总分、疼痛、功能、减分项得分在关节镜组改善最大,中药塌渍组改善最小。上下楼梯、活动度、稳定性得分在关节镜组改善最大,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小。肌力得分在玻璃酸钠组改善最大,中药塌渍组改善最小。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治疗组组内不同观察时间点的HSS评分结果比较4.1玻璃酸钠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玻璃酸钠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的HSS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总分、疼痛、功能、肌力得分在1周时与治疗前比分别升高了8.76分、4.24分、2.44分、0.28分,之后逐渐升高,3月时升高了12.00分、6.52分、3.29分、0.50分。发现减分项目、活动度得分在1周时与治疗前比分别升高了1.03分、0.55分,之后逐渐升高,1月时改善最大升高了1.05分、0.77分,之后开始下降,3月时分别升高了0.87分、0.74分。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关节镜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关节镜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的HSS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总分、疼痛、功能、减分项目、活动度、稳定性得分在1周时与治疗前比分别升高了8.63分、4.50分、1.90分、0.40分、1.65分、0.24分,之后逐渐升高,3月时升高了19.98分、8.65分、5.46分、1.39分、2.46分、0.34分。发现上下楼梯、屋内行走得分在1周时与治疗前比分别升高了0.24分、0.12分,之后逐渐升高,1月时改善最大升高了0.75分、0.34分,之后维持该改善水平。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中药塌渍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中药塌渍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的HSS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总分、疼痛、活动度得分在1周时与治疗前比分别升高了8.04分、4.11分、0.77分,之后逐渐升高,3月时升高了8.70分、4.46分、0.99分。发现功能、减分项目行走得分在1周时改善最大与治疗前比分别升高了2.30分、0.58分,之后逐渐降低,3月时回落到升高了1.68分、0.40分。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不同观察时间点的HSS评分肌力、上下楼梯、屈曲畸形、屋内行走、稳定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治疗组间总体疗效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总分及各项目得分比较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以观察期间的HSS评分总分及各项目得分分别作为应变量,将相应膝关节评分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p<0.10且在组间分布不均衡的变量分别作为协变量,纳入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总分及各项目得分。5.1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总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高0.41分,无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镜组高2.80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5.2.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疼痛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低0.65分,无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9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5.3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功能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79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低0.42分,无统计学意义(p>0.01)。5.4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肌力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36分,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20分,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5.5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上下楼梯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15分,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32分,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5.6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屈曲畸形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11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08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5.7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减分项目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46分,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36分,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5.8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减分项目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01分,无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08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5.9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活动度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低0.28分,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33分,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5.10比较不同治疗组间HSS评分稳定性得分:治疗方法中,以中药溻渍组为参照组,可得玻璃酸钠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09分,关节镜组比中药溻渍组高0.14分,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三种治疗方法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均有治疗效果。关节镜组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中药塌渍组。2.关节镜组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疼痛、功能、活动度方面效果最好。玻璃酸钠组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疼痛、功能、肌力方面起效最快。中药塌渍组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疼痛、活动度方面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