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建立沙鼠脊柱包虫病模型基础上,检测RANKL、RANK、OPG以及TNF-α在脊柱包虫病包虫囊周围骨质的表达,并观察其随时间的变化,探讨RANKL -RANK-OPG系统在脊柱包虫病生长侵袭中包囊周围骨质溶解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00只清洁级封闭群健康雌性性子午沙鼠,鼠龄2~3个月,体重40(±5)g ,建立子午沙鼠脊柱包虫病模型,同时选取60只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成功模型动物45例和对照动物45例,分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动物。于成功造模的0、1、2月分别各处死一组模型动物和空白动物制作石蜡标本,切片作常规HE染色,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沙鼠脊柱包虫病模型包囊周围松质骨和正常脊柱松质骨的TNF-α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法检测相应的RANKL、RANK、OPG表达情况。结果:1成功建立沙鼠脊柱包虫病模型51只,能够满足实验需要;2 TNF-α阳性表达细胞胞浆中出现棕黄色颗粒的染色程度作为蛋白量的标准。模型组松质骨阳性细胞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二者的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组别不同的时间点,TNF-α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RANKL、RANK、OPG主要表达在软骨及骨组织的各种细胞,RANK、RANKL表达阳性的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个数在模型组高于对照组;OPG表达阳性细胞的个数在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同一因子在同一时间点的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相同因子在同一组别不同的时间点,阳性表达细胞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RANK、RANKL在沙鼠脊柱包虫病模型的骨质破坏中起一定作用,OPG对骨质破坏起抑制作用;但是各因子的表达与包虫病模型的病程并不表现为剂量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