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一定地理范围内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的空间协同布局,能够为打破地方发展路径困境,实现生态重负减压的碎片路径整合提供动力。然而,由于制造类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存在着经济、技术的关系强弱差异,且企业集聚地区的地方政府间亦存在着“政绩观”强弱比较动机,因此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布局促进地方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路径存在着不确定性。结合当前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也为更好实现“经济”、“生态”与“人文”的三维统一,由此能否从产业主体间与地方政府主体间强弱关系视角切入,探究以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布局方针与政策引导战略,对当前升级要素动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区别于既有研究路线,本文以主体关系强弱为重要切入点,并将其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融合,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考察标准,分别基于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产业间主体技术关系、地方政府间主体协同关系三种情景,利用2004至2017年中国内地26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探讨了主体关系强弱影响背景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影响。(1)产业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的估计结果表明:在较强的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引领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更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生;(2)产业主体间技术关系视角的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强关系亦或是弱关系的主体间技术联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都很显著,但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表明直接参与“污染排放输出”以及“技术创新贡献”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突出。(3)地方政府主体间强弱关系情境下的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由强链接(强协同、弱竞争)转向弱链接(弱协同、强竞争)关系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出现了下降。(4)基于不同地方间政府主体关系强弱下,以及最优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产业协同集聚规模的匹配计算可以发现:当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由强链接转向弱链接的过程中(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由强协同转向弱协同,弱竞争转向强竞争一种现实趋势),为了实现区域内最优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地区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布局规模呈现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形”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一定区位布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布局,实现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提升的过程之中,产业主体间经济与技术关联强弱,地方政府间关联强弱都会对这一过程造成影响,并造成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结果的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产业间强关系与弱关系对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实现既有资源下的产出最大化,同时中央政府亦因谨慎对待地方政府间的强竞争关系问题,多元化地方绩效考察制度设计,引导地方政府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减少要素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