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发展变化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土地报酬递减、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经营农业不仅风险大、收益低,而且成本高、资金周转慢,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机制条件下农业资金投入的不足。而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增加农村信贷投入,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是对市场机制在农业领域配置金融资源不足的必要补充。粮棉市场化后,因粮棉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显著变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行也发生相应变化。为实现自身持续有效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逐步开办了商业性业务,括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农村投融资服务。本论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商业性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协调均衡发展的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完善和充实现代农村金融理论;为正确认识和改革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提供实用的理论框架和实际操作的建议。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涵义与特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澄清了关于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表述。在论述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动因之后,对商业性信贷与政策性信贷及开发性信贷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信贷资金封闭运行机制和商业化运作机制。接着论文介绍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业务的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再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实践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性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作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在执行政策职能的基础上发展商业性金融,通过商业化运作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自身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