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发展有效的粘膜疫苗,本研究采用两种类型的多功能脂质体,一种为粒径为200nm的甘露糖化脂质A-脂质体(MLLs)和另一种粒径为50nm的隐形脂质A-脂质体(SLLs),两者均装载有模型抗原(OVA)及碳酸氢铵,并且组合在一起构建包含pro-SLLs/MLLs微针阵列(proSMMA)。研究表明,proSMMA再水化后迅速溶解,释放初始MLLs和SLLs。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阴道粘膜接种proSMMA后,再次释放的MLLs主要被阴道粘膜抗原提呈细胞所摄取,而SLLs则直接转运至引流淋巴结,被其中的抗原提呈细胞所摄取。此外,SLLs/MLLs能够促进抗原产生溶酶体逃逸,从而有望通过APCs(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MHC-I途径将抗原交叉提呈至淋巴细胞。产生溶酶体逃逸现象是由于溶酶体酸化脂质体使其释放NH4HCO3而生成CO2和NH4+/NH3再通过气体膨胀使得溶酶体破裂。体内追踪实验表明,SLLs将运载疫苗传递至淋巴结APCs,而MLLs将运载疫苗传递至接种粘膜APCs。因此,proSMMA实际上是疫苗佐剂-双递送系统,有望能够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以预防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本次实验以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为模型抗原,将OVA和碳酸氢铵共同装封在多功能脂质体中构建微针疫苗佐剂-双递送系统。结合微针给药机制,开展其作为经粘膜途径接种的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脂质体微针的制备及表征和多功能脂质体促进APCs对抗原的摄取,以及研究多功能脂质体对APCs功能影响及其部分机制等。通过分析脂质体微针经粘膜免疫应答特点,初步阐明其免疫应答效果。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下面将对此两部分内容进行简述。第一部分:不同类型多功能脂质体微针阵列的构建及其表征。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分很多种,我们采用薄膜分散法成功制备了两种多功能脂质体SLLs和MLLs,并且同微针基质相关物质混合通过微针模具成功制备了微针阵列。在后续实验中为追踪脂质体在体内及细胞内的趋向,还制备了装载荧光染料钙黄绿素和磺酰罗丹明B(SRB)的脂质体。随后通过对脂质体粒经,zeta电位,结合效率等方面进行检测,从而完成对脂质体及proSMMA的表征。第二部分:不同类型多功能脂质体微针阵列的部分免疫机制考察,其中探讨了微针经粘膜接种的主要机制,包括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体被APCs摄取后的细胞内定位,通过流式细胞术考察脂质体刺激APCs活化成熟以及抗原提呈,再将所制备的proSMMA通过阴道粘膜途径接种后分析俩种脂质体的体内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