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内战时期布尔什维克的哥萨克政策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萨克是俄国特有的一个以封建小自耕农为主的社会群体,他们以军事服役换取土地和其它特权,在俄国漫长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十月革命以后,由于历史原因、军事特权和土地分配等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社会意识上的偏见,他们与新建立起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战争也成了1918年至1920年俄国国内战争中最关键和最惨烈的组成部分。战争给布尔什维克和哥萨克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布尔什维克与哥萨克以及分裂后的红色哥萨克与白色哥萨克,在广阔的顿河、库班、捷列克等地区展开了惨绝人寰的相互厮杀。在布尔什维克以国家力量为后盾的有组织的系统迫害下,数量大得惊人的哥萨克失去了他们的财产、土地、甚至生命。最终,哥萨克在布尔什维克一系列政策的打压下渐渐消亡。  本文通过梳理俄国国内战时期布尔什维克对哥萨克所实施政策反复演变的过程,以揭示布尔什维克各个时期对哥萨克政策形成的原因、实施的过程和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布尔什维克的哥萨克政策作一个客观和公正评价。通过本文,我们将明白无误地看到布尔什维克对俄国国内战争时期哥萨克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他文献
近代苏州基督教史的研究是近代入华基督教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近代基督教在苏州的传播是基督教传播与扩张特性的必然体现,同时也表达了其文化蔓延
成都二仙庵始建于康熙年间,是全真道龙门派碧洞宗的祖庭,也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传戒资格和传戒能力的道教十方丛林之一。乾嘉时期,道教处境艰难,但二仙庵经道众的共同努力获得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