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203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测量FACT—B(4.0)中文版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比较保乳术与非保乳术对我国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了解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情况;分析我国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在术前给与乳腺癌患者必要的信息支持和心理咨询,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材料与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08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行综合治疗的术后至少6个月以上,已完成化疗和/或放疗,年龄在18~80岁之间,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愿意参与调查且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既往和目前均无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接受保留乳房手术者102名,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者88名。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美国芝加哥Rush—Presbyterian—St.Luke医学研究中心研制的乳腺癌患者专用量表FACT—B(4.0)中文版以及自制的外科治疗决策选择问卷收集资料。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采用克朗巴赫系数α,量表的重测信度采用组内相关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层分析术式对不同年龄、术后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状况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组内变化趋势的统计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外科治疗决策的选择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 结果: 1.FACT—B(4.0)中文版量表总的Cronbachα为0.850,各领域的α系数分别为0.775(生理状况),0.826(社会/家庭状况),0.681(情感状况),0.795(功能状况),0.414(乳腺癌附加条目)。量表总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48,各领域的ICC值分别为0.918(生理状况),0.901(社会/家庭状况),0.880(情感状况),0.944(功能状况),0.888(乳腺癌附加条目)。因子分析共提取了5个公因子,经方差最大旋转后对应于量表的5个维度。各领域得分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小于各自领域内部的Cronbachα系数。大部分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并高于与其它领域的相关系数。 2.保乳组与非保乳组生存质量的比较,总量表得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12P=0.265)。各领域得分的比较中,保乳组社会/家庭状况领域得分高于非保乳组(t=2.34 P=0.021),其他领域均无统计学差异。各条目得分的比较中,GS2(我在感情上得到家人的支持)、GS3(我得到朋友的支持)、GS4(我的家人已能正视我患病这一事实)、GF3(我能够享受生活)、GF4(我已能面对自己的疾病)、B9(我能够感到自己像个女人)保乳组得分高于非保乳组,GE4(我感到紧张)、B2(我在意自己的衣着)、B8(体重的变化使我烦恼)非保乳组得分高于保乳组,其他条目均无统计学差异。 3.乳腺癌患者的术式选择主要由医师引导(保乳组占48%,非保乳组占50%),其次是医师做出决策(保乳组占28.4%,非保乳组占39.8%)。疗效均是两组患者治疗选择考虑的首选因素(保乳组占64.7%,非保乳组占79.5%),其次保乳组主要考虑外表(18.6%),非保乳组主要考虑经济(10.2%)。两组患者对手术治疗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率,保乳组占90.5%,非保乳组占85.g%。假设给患者再次选择的机会,保乳组98%,非保乳组73.9%的患者选择保留乳房手术。 4.总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收入5000元/月以上,术后时间1-3年内,以及3年以上;生理状况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有离异,术后时间3年以上;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影响因素有分组因素,即保乳组和非保乳组;乳腺癌附加症状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有年龄。 结论: 1.FACT—B(4.0)中文版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中使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保乳组与非保乳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无显著差异。在社会/家庭状况领域,保乳组优于非保乳组。在体像方面,保乳组较非保乳组有更大的优势。 3.乳腺癌患者的术式选择主要由医师引导。疗效均是两组患者治疗选择考虑的首选因素。两组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是满意的。假设给患者再次选择的机会,不论保乳组还是非保乳组,大多数患者还是趋向保留乳房手术。 4.总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收入和术后时间。离异和术后时间是生理状况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分组因素是社会/家庭状况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年龄是乳腺癌附加症状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olme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引发的中枢性升压反应的影响以及与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关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