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栖息生态学和功能形态学主要研究动物的栖息行为及其形态结构、功能与栖息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的俗称,是真正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纲动物,由于昼伏夜出,多数种类隐藏于山洞,研究难度较大,因此有关蝙蝠的栖息生态特征和功能形态学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本文选择湘西州及武陵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种洞栖性蝙蝠——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8♀、15♂)、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9♀、13♂)和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7♀、16♂)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洞穴环境中的栖息位点、栖息姿势、栖点安全性、体温与栖点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栖息生态密切相关的外形、翼膜、骨骼与肌肉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丰富翼手目动物栖息生态学与功能形态学的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发展,同时也为蝙蝠多样性演化与进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及蝙蝠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种蝙蝠的雌、雄个体之间在外形及骨骼方面不存在性别二态性。(2)在栖息生态上,中华菊头蝠属于居留型,冬眠期间集大群栖居,非冬眠期间则分散成小群或单独栖息,通常呈身体悬空、双足垂直向下倒挂状栖息于洞道深处的洞顶壁;大蹄蝠属于迁移型,在湘西州域内繁育,停留时间为4月至11月,通常也呈双足倒挂姿势,集群栖挂于洞口段的顶壁上,但由于体重较大,其匍匐状的栖姿也较为常见,此时前肢及拇指爪通常具有辅助栖挂的作用;西南鼠耳蝠则主要在州域内冬眠,栖点多位于洞口段的洞侧壁,通常呈分散状单独栖息,仅偶见其交配时有抱对现象,多数个体采用腹部贴壁倒挂的栖息姿势,悬空倒挂的姿势极为少见,但总体上其栖姿和栖点较为多样化。3种蝙蝠利用的溶洞微环境存在差异,形成了空间与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减少了种间竞争。3种蝙蝠的体温与栖点温度均呈线性正相关,且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其中体温变化的范围也影响到蝙蝠对溶洞微环境的选择。(3)在功能形态学上,我们认为,主要是外形与骨骼方面(胸骨、后肢和爪等)的差异导致了这三种蝙蝠栖息方式上的不同。中华菊头蝠体型中等,通过后肢及爪悬挂于顶壁,翼载低,翼纵横比较小,表明其飞行能力较弱,但飞行时的灵活性较强;大蹄蝠体型大,多数个体的第一指通常起辅助栖挂作用,翼载高,翼的纵横比大,飞行能力较强,但飞行时的灵活性较弱;西南鼠耳蝠的栖息姿势为腹部贴壁倒挂或匍匐状,栖点多位于洞道的侧壁,其翼载介于两者之间,翼纵横比最小,表明其飞行速度虽然较慢,但飞行时的灵活性较强。(4)从翼膜的亚显微结构上看,都具有双层结构,翼膜上的条纹显著,弹力纤维遍布,弹性强。但三者的翼膜及毛发也存在差异,中华菊头蝠的翼膜上具有突起,翼膜上的毛发(翼毛)及背毛均只有一种类型,分别呈覆瓦状(翼毛)和单列冠状(背毛)排列;大蹄蝠的翼膜上也具有突起,翼毛顶端呈球形,排列方式分别呈覆瓦状和不平行的冠状,背毛有两种类型,分别呈冠状和戟状排列;而西南鼠耳蝠的翼膜上无突起,其毛发顶端形似圆锥状,呈单列冠状排列,背毛则有两种类型,分别呈覆瓦状和戟状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