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是人类的普遍存在方式,隐喻是我们的普遍思维方式。中国有丰富的吃文化,这使与“吃”有关的表达法在汉语中十分丰富。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而现代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隐喻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的必由之路,它深植于人类语言、思维及文化中。
汉语中吃与隐喻的关系非常密切,隐喻用法几乎涵盖了与吃有关的各个方面。吃作为一种人类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已经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出现,更是在我们的思想行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吃与隐喻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吃,我们的思维也离不开隐喻,汉语也随着与吃有关的隐喻的不断丰富而不断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和意义。
本文主要依据词典中词语的意义,对从各种途径中收集到的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做了分析,并尝试从认知和文化的角度通过个案研究和检验当代隐喻理论。指出了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的普遍性,并且探讨了造成这些普遍性的原因。语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汉语“吃”的隐喻来自人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味觉、触觉、嗅觉以及和食物的色、香、味、质的密切互动,还和各种食物所用的餐具及处所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实例的研究还表明汉语“吃”的隐喻有如下认知特点:更大的概括性能够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更多的体现;更高的使用频率能够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汉语“吃”的隐喻具有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作者还总结了传统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包括传统汉语中关于生活方式的隐喻,关于社会交往的隐喻,以及关于权利关系的隐喻,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将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