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47年6月,美国军方就针对纳粹德国的V-2导弹首先提出了反弹道导弹的概念。50年代初,开始从理论上论证研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美国国内先后出现了三次有关导弹防御问题的大争论。第一次在60年代,由于技术障碍和战略调整,美国撤消了“卫兵”系统,最终与苏联签订了限制发展战略性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第二次是在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但该计划始终都处于研究阶段,由于冷战的结束没有付诸实施。第三次开始于90年代,克林顿政府面对国内外的反对,稳步推进导弹防御的发展,特别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东亚地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02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部署第一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在经历了多次试验并初步完成海外部署之后,美国国防部宣称其反导防御系统完全具备实战能力,并具有了相当的可靠性。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自提出以来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美国政府重视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显然不仅视其为军事防御利器,更是谋求及维护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中国是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坚定的反对者,因为该计划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具体而言,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会削弱中国的核报复能力,改变当前中美“非均势核威慑”关系,破坏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性;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和亚太“反导同盟”的形成将加速相关军事技术的扩散,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显然,导弹防御计划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到既有效消除导弹防御计划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又避免中美两国陷入安全两难的恶性循坏,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以超强实力谋求“霸权和平”战略的一部分,规模庞大,技术先进,但在战术方面和技术方面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实力,中国有能力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利益。尽管原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但可靠的突防手段和反制能力是中国进行外交谈判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之间在常规军备尤其是海空军力量上的巨大差距,是导弹防御计划可以给中国造成如此之大安全压力的重要原因。在以实力求和平的国际社会中,强大的国防始终是中国维护独立自主,建设“和谐世界”的最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