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供应链成员企业市场地位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新形势,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库存控制策略、激励机制策略以及逆向物流系统的库存控制策略和可再制造供应链结构效率损失等问题。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回顾、分析和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三章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的合作竞争订货模型;第四章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供应商的激励机制设计与零售商的促销努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第五章研究分析了退货可立即“重新”销售、退货“重新”销售具有时滞、退货批量处理等情形下的库存控制模型;第六章研究了销售商负责回收的直线型再制造供应链在不同决策结构情况下的效率损失;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如下5点:(1)在EOQ模型中把缺货期或交货期作为决策变量,并假设供应商分担零售商的缺货损失,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了买卖双方在供应链中占不同地位时缺货时间对各自成本的影响。(2)将逆向物流引入EOQ模型和NEWSBOY模型中,建立提出了退货可立即“重新”销售、退货“重新”销售具有时滞、退货批量处理等情形下的库存控制模型,并分析了退货因素对库存控制策略的影响。(3)在两级分销供应链的激励策略模型中,引进参与约束条件因子α(α≥1),在产品价格固定、需求为随机的情况下,建立了供应商激励机制下的零售商的订货策略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供应商采取激励机制将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且零售商的促销努力与商品在整个供应链的增值有关。(4)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了制造商与销售商的创新合作竞争模型,分析讨论了制造商和销售商创新性活动投入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制造商承担销售商创新费用的比例λ对营销策略的影响。(5)对逆供应链结构效率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了直线型再制造供应链在不同决策结构情况下供应链效率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