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比较中药加刺血疗法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的症状和分级、中医症候缓解率、KPS评分(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血红蛋白(HGB)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中医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合格病历共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中药加刺血组)、B组(中药组)和C组(西药组),每组20例。A组治疗方案为扶正化瘀方免煎颗粒内服加十宣和(或)气端穴刺血;B组的治疗方案为扶正化瘀方免煎颗粒内服;C组的治疗方案为甲钴胺片口服。参考NCI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标准判断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根据中医症候评分和KPS评分标准判断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分级情况、中医症候评分及KPS评分等相关指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1)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布、治疗前神经毒性的分级、所用的化疗药物类别、入组时KP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所纳入的病例中结直肠癌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最高,肺癌次之,卵巢癌最少;所用的化疗药物以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最高,紫杉醇次之,卡培他滨和长春新碱最少;外周神经毒性主要集中在Ⅰ-Ⅱ度。
(2)治疗总有效率:A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B组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3.15%;C组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26.31%;经秩和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治疗CIPN的有效率高于扶正化瘀方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治疗CIPN的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治疗CIPN的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
(3)中医症候缓解率:A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B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68.42%;C组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26.31%;经秩和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的中医症候缓解率高于扶正化瘀方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的中医症候缓解率高于甲钴胺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的中医症候缓解率高于甲钴胺组。
(4)KPS评分的变化:A组升高8例,稳定10例,降低2例,有效率为90%;B组升高4例,稳定7例,降低8例,有效率为57.89%;C组升高2例,稳定2例,降低15例,有效率为21.05%;经秩和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扶正化瘀方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较甲钴胺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甲钴胺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HGB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HGB变化情况,治疗前三组HGB水平经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三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A组与B组的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扶正化瘀方组能显著升高患者HGB水平;B组与C组的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较甲钴胺组能显著升高患者HGB水平;A组与C组的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甲钴胺组能显著升高患者HGB水平。
(6)A组各次刺血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情况:比较A组20例患者不同刺血次数后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情况,经秩和检验,第1次与第2次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第4次、第5次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次刺血后疗效最佳。
(7)高级神经毒性的治疗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3级神经毒性的治疗情况,经卡方检验,A组较B组治疗CIPN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扶正化瘀方组治疗CIPNⅢ级神经毒性疗效好;B组与C组治疗CIPNⅢ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在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升高红蛋白方面均优于扶正化瘀方;扶正化瘀方在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升高血红蛋白方面均优于单用甲钴胺片。A组及B组3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的方案安全性高,以上研究结果证明扶正化瘀法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疗效显著。
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合格病历共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中药加刺血组)、B组(中药组)和C组(西药组),每组20例。A组治疗方案为扶正化瘀方免煎颗粒内服加十宣和(或)气端穴刺血;B组的治疗方案为扶正化瘀方免煎颗粒内服;C组的治疗方案为甲钴胺片口服。参考NCI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标准判断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根据中医症候评分和KPS评分标准判断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分级情况、中医症候评分及KPS评分等相关指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1)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布、治疗前神经毒性的分级、所用的化疗药物类别、入组时KP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所纳入的病例中结直肠癌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最高,肺癌次之,卵巢癌最少;所用的化疗药物以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最高,紫杉醇次之,卡培他滨和长春新碱最少;外周神经毒性主要集中在Ⅰ-Ⅱ度。
(2)治疗总有效率:A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B组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3.15%;C组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26.31%;经秩和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治疗CIPN的有效率高于扶正化瘀方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治疗CIPN的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治疗CIPN的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
(3)中医症候缓解率:A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B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68.42%;C组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26.31%;经秩和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的中医症候缓解率高于扶正化瘀方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的中医症候缓解率高于甲钴胺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的中医症候缓解率高于甲钴胺组。
(4)KPS评分的变化:A组升高8例,稳定10例,降低2例,有效率为90%;B组升高4例,稳定7例,降低8例,有效率为57.89%;C组升高2例,稳定2例,降低15例,有效率为21.05%;经秩和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扶正化瘀方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较甲钴胺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甲钴胺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HGB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HGB变化情况,治疗前三组HGB水平经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三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A组与B组的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扶正化瘀方组能显著升高患者HGB水平;B组与C组的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组较甲钴胺组能显著升高患者HGB水平;A组与C组的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甲钴胺组能显著升高患者HGB水平。
(6)A组各次刺血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情况:比较A组20例患者不同刺血次数后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情况,经秩和检验,第1次与第2次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第4次、第5次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次刺血后疗效最佳。
(7)高级神经毒性的治疗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3级神经毒性的治疗情况,经卡方检验,A组较B组治疗CIPN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组较扶正化瘀方组治疗CIPNⅢ级神经毒性疗效好;B组与C组治疗CIPNⅢ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在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升高红蛋白方面均优于扶正化瘀方;扶正化瘀方在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升高血红蛋白方面均优于单用甲钴胺片。A组及B组3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的方案安全性高,以上研究结果证明扶正化瘀法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