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影响,欧洲企业面临资金流通不畅等危机,却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了并购重组的机会,加之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创下了近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可看出我国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在并购交易中,采取何种支付方式支付收购款,是并购活动中的关键一步。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哪些并购支付方式,面对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并购公司该如何选择,以及不同的并购支付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并购绩效,哪种支付方式可以给企业的并购交易活动起到价值创造的效果。这些问题在并购活动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支付方式影响并购绩效的文献基础上,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信号传递理论、风险分担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理清了支付方式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证劵市场上建筑行业2011年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鉴于2011年的并购事件之多,并且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制定样本选择标准筛选出了135起并购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以超额收益率作为衡量短期并购绩效指标,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证券市场符合事件研究法使用的前提条件。股市能对并购事件作出较快的反应,验证了我国股市的市场有效性。(2)不同的支付方式将产生不同的短期并购绩效。现金支付方式下的短期并购绩效较好,可以产生显著性的正超额收益;股票支付方式和资产置换方式下的短期并购绩效较差,将产生负的超额收益;承担债务方式和混合支付下的短期并购绩效变化不显著。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建筑行业的并购事件提出了选择支付方式、获取超额收益的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文献,概括了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详细介绍了我国市场上出现的八类支付方式,并对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中事件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信号传递理论、风险分担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不同的支付方式是如何通过内生变量影响并购绩效的,明确了支付方式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第三部分即实证分析。在上一部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通过严格的样本筛选标准选出了135起并购事件,利用EXCEL2010和SPSS20.0进行计算统计和T检验。最后一部分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