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矫治术超快通道麻醉拔管策略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ofu0q84313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氨茶碱对先心病矫治术超快通道麻醉拔管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茶碱对小儿心脏病矫治术超快通道麻醉拔管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90例进行简单先心病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在外科手术结束后,Ⅰ组给予生理盐水,Ⅱ组给予1mg/kg氨茶碱,Ⅲ组给予2mg/kg氨茶碱。记录患儿的手术室拔管情况、BIS值变化、相关呼吸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给药后患儿血中氨茶碱浓度变化。  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手术室拔管成功率明显增加,给药后9min时BIS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拔管时呼吸频率增加,虽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在临床允许范围内;Ⅱ、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pH值、平均动脉压、心率、不良事件发生率、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简单先心病超快通道麻醉手术结束后给与1mg/kg和2mg/kg氨茶碱可提高患儿拔管成功率,可提高患儿的觉醒程度和拔管时呼吸频率,从而提高超快通道麻醉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 不同超快通道麻醉拔管策略在简单先心病开胸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高碳酸血症和氨茶碱均能缩短成人全麻患者苏醒时间,先心病患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本研究将比较不同超快通道麻醉拔管策略(常规拔管策略、氨茶碱拔管策略、高碳酸血症拔管策略)在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开胸直视矫治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拟进行择期手术的90名简单先心病患儿,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在外科手术结束时将PaCO2维持在35-45 mmHg,Ⅲ组在外科手术关胸开始时调整呼吸参数,使PaCO2在手术结束时调整至45-55mmHg,在手术结束时Ⅰ组和Ⅲ组分别给予3ml生理盐水,Ⅱ组给予稀释为3ml的1mg/kg氨茶碱。记录患儿的手术室拔管情况、BIS值变化、相关呼吸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长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拔管时呼吸频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拔管过程中PetCO2最大值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Ⅱ、Ⅲ组手术室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平均动脉血压、心率、BIS值、不良事件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氨茶碱(1mg/kg)可以在非CO2蓄积状态下,促进简单先心病开胸直视矫治术患儿的自主呼吸的恢复,从而提高超快通道麻醉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离体预充时体外循环回路中舒芬太尼浓度的变化,来探讨体外循环回路系统是否对舒芬太尼有吸附作用。   方法:本研究共分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体外循环回
当今社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生活中因各种意外情况,如:锐器切割伤、机器挤压伤、交通事故等,都可能造成人体四肢的血管损伤,临床医生根据患者血管损伤的情况,一般应用血管吻合
目的: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我国的心力衰竭患病率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心力衰竭正成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