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货币政治中,国际货币的发展过程近年逐渐成为学界众多研究关注的主题。一国货币要穿越国界成为国际领域通用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既需要货币发行国的政治支持,也离不开其他国家对这种货币的需求。当然,一国货币若最终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必然是受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是,国际政治经学研究更关注国际货币发展初期背后的政治推动因素。尤其是发行国在本国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政策举动和其他国家对这些政策举动的回应研究,对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和未来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根据协商货币理论视角,协商货币的发行国和合作方会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经济协商。发行国会进行政策吸引,以鼓励他国对本币的支持,合作方将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回应这些吸引。国内政治体制和经济金融需求将影响合作方对协商货币政策吸引的具体回应。本文专注于欧洲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回应研究,发现欧元区的几个央行和成员国均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与中国建立了大同小异的人民币合作项目。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深度访谈和案例对比等研究方法,本文发现,关于中欧本币互换合作:欧洲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中国与欧元区之间庞大的经贸、投资体量成为中欧本币互换协议建立的市场前提。因此市场的发展决定欧元区必须要设置好人民币流动性安全网,避免欧元区出现人民币流动性不足而导致内部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将建立本币互换协议视为关乎自身重大利益的成员国如法国、德国政府,向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施压,积极推动中欧本币互换协议的高效落实;中德货币合作:是地方政府主导推动,由德国工商业组织、人民币倡议小组、德国央行和联邦政府高层协助推动的。人民币的政策吸引可促进中德双边贸易结算、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和提升德国整体的实体经济利益。德国联邦政府认为中德货币合作有利于德国实体经济发展,在人民币合作过程中主要发挥了背书作用。法兰克福怀有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愿景,自2013年开始,黑森州地方政府作为法兰克福金融中心所在地,在整个中德货币合作过程中发挥了主导者角色;中法货币合作:法国政府在合作中发挥了主导者角色。法国总统、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均参与其中。法国央行在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一开始即内部施压欧洲央行将本币互换协议纳入优先议程。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从2010年开始就鼓励法国企业在中法之间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推动中法之间的金融交流。法国政府需要以金融中心建设实现融资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中卢货币合作:卢森堡在与人民币货币合作之前已属于国际一流的专业性金融中心。金融危机后,面对国际金融监管压力和长远发展要求,卢森堡回应与人民币长期合作的收益,提升金融多样性,发展人民币离岸投资中心、RQFII基金中心和人民币债券交易中心。作为仰仗金融业生存的欧洲小国,卢森堡动员了大公、政府财政部和金融推广署等重要力量,支持卢森堡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产品发展。加深对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行国的政策行为和支持国的回应政策研究,既有学理意义,又存有现实政策意义。学理角度,本文假设协商货币的政策吸引可以推动货币合作,对政策吸引的收益需求强的国家倾向与中国高效建立货币合作。在现实政治角度,通过欧元区主要国家与中国货币合作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地区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