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个巨大的“蓄水池”,中国正处于简单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但是,2003年底突然出现并快速蔓延的“民工荒”现象打破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并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工荒”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继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先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从经济、供求、整体素质和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解决农民工短缺问题,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参考。在绪论中,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最和意义,结合专家学者对“民工荒”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从原因、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综述,然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然后,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描述了我国“民工荒”的基本现状、发展情况、各地缺工情况等;然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民工荒”对我国的影响。“民工荒”的原因分析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经济、供求、主观因素和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剖析。经济方面,由于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城乡二元的差距正在慢慢缩小,农民工外出机会成本增加。供求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西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逐渐成为了吸引农民工的洼地。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大学扩招,农业从业人员中可转移的适龄人口减少,农民工省内流动趋势增强,减少了对外部的供应量。主观因素方面,新一代农民工文化程度大幅高,自主择业能力强,择业诉求变化大,不愿意干脏、累、苦的活。制度保障方面,农民工权益缺乏制度性保障,融入城市存在障碍。上述原因综合作用,导致“民工荒”愈演愈烈。对策研究,各级政府面对“民工荒”要主动作为,出台政策提高工资水平,让农民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引导产业升级,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供给。完善当地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创新农民工就业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农民工享有更多民主管理权利,让农民工平等共享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样才能逐步缓解用工荒。最后简要说明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