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中的精神困惑与重塑——《日瓦戈医生》对20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艺术大师。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作视角为读者奉献了一部真实反映20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特征的史诗著作--《日瓦戈医生》,从而为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增添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1958年10月23日,帕斯捷尔纳克因其“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试通过对《日瓦戈医生》所反映的20世纪俄罗斯历史语境中知识分子精神困惑与重塑的分析和梳理,以探究其对俄罗斯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首先,本文的绪论部分是对《日瓦戈医生》研究现状的综述;同时也阐释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其次,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20世纪俄罗斯历史与知识分子的命运”,主要是从20世纪俄罗斯历史与政治变革、20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命运、处在时代漩涡中的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存境遇等方面,来解读《日瓦戈医生》所反映的特定历史语境;第二章“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命运选择”,通过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俄罗斯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于命运的不同选择,以突出真正的俄罗斯知识分子高贵的人格品质;第三章“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从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哈姆雷特式”的性格悲剧、日瓦戈式的“犹太精神孤儿”等方面,具体分析了20世纪俄罗斯历史语境中知识分子精神迷茫的基本形态;第四章“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重塑”,以日瓦戈医生的精神历练为蓝本,对20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重塑与托尔斯泰主义、基督教信仰以及对人道主义的崇信的内在关系做了深刻解剖,从而折射出20世纪俄罗斯社会的人文价值取向。综上所述,《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部艺术经典,更是一部思想经典;而对《日瓦戈医生》内在精神价值的分析,更是俄罗斯现代文学史建构中不可逾越的文化课题。
其他文献
本课题立足于动词的基本类——单音节动词,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所收单音节动词为语料,收集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词1680个,共有义项3219个,分别从共时——单音节动词的分类(从语
李健吾印象批评以其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构建了中国特有的诗性批评模式。从而,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化的历程中,烙印下其独特的印象。这种批评模式,在作家天马行空的笔迹里,
本文由两个单篇构成。第一篇对上博藏简《用曰》篇中的一些词句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简2中“不可(忄盍)”的“(忄盍)”读为“嗑”,意为多言;“事非与有方”的“与”读为“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