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痫前期是一种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妊娠特有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疾病最主要临床特点是高血压和蛋白尿。虽然近年来在子痫前期的发病的病理生理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在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上仍然有很多因素尚未明了。胰岛素抵抗在诸多研究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的胰岛素抵抗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妊娠期,机体生理上存在着生理的胰岛素抵抗。这种状况在孕晚期,尤其是在患有子痫前期患者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由于胰岛素抵抗状态是随着胎盘的发育而加剧的,所以,它又被认为是众多胎盘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人胎盘生乳素、胎盘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等。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脂肪因子在引起怀孕期、子痫前期的胰岛素抵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脂肪因子是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对机体代谢起调节作用。这类物质包括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和内脏脂肪素等。在人类胎盘中已发现有脂肪因子的表达。这些脂肪因子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和影响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而被认为是子痫前期可能的致病因素。随着脂肪因子的研究深入,人们对脂肪因子在妊娠期间,以及子痫前期的进展中,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也被称为脂肪酸结合蛋白4或aP2)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是两种与胰岛素抵抗、超重和肥胖相关的新型的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小鼠、肥胖人群及Ⅱ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研究中,发现其血清RBP4水平明显升高;同时,RBP4过度表达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血清RBP4水平正常化可明显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和葡萄糖耐受异常。与消瘦者相比,肥胖者外周血AFAB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AFABP的水平与病人的腰围、胰岛素抵抗、血压以及在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呈正相关关系。外周血AFABP的水平升高可用以预测代谢综合征(MS),T2DM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由于RBP4和AFABP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以胰岛素抵抗为特点的妊娠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有关RBP4和AFABP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浓度变化的文献报道较少见。为了观察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RBP4和AFABP水平的变化规律,我们检测了子痫前期患者、年龄和胎龄匹配的正常妊娠妇女以及年龄匹配的非妊娠期妇女的血清RBP4和AFABP浓度。研究目的:通过对正常非孕妇女、正常健康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浓度对比观察,探讨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和子痫前期变化规律,在子痫前期发生与发展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方法:选择27名健康的非孕妇女,27名健康的妊娠孕妇和26名子痫前期患者纳入研究,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AFABP和RBP4浓度。结果:三组妇女间,血清AFABP和RBP4浓度,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22)。子痫前期组血清A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01),及健康妊娠组(P=0.001)。子痫前期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妊娠妇女(P=0.007),但与非妊娠比较差异不显著(P=0.061)。而非妊娠妇女和健康妊娠妇女相比较,血清中RBP4和AFABP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379和0.9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妇女(P=0.046)。而血清AFABP水平升高在轻、重度子痫前期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86)。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FABP和RBP4水平明显升高,推测AFABP和RBP4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在正常健康妇女,AFABP和RBP4水平升高不明显,不建议将其作为衡量正常妊娠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