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提高亲密度为目的的会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之所以进行此类会话,是为了更好地互相了解,并增进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但对此类会话的科学价值还很少有研究。目前对会话的研究集中在其结构和会话原则上。中国的一位学者王建华对礼貌原则提出了新的理解,并与“亲密度”联系起来。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学概念“亲密性”与会话有一定的关系,反过来,通过会话能够对说话人之间的亲密程度造成影响。本文我们将对此类会话进行界定、分类,并分析其句法特征。我们将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供将来对此类会话进行研究时参考。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前言阐述了选择该论题的动机,理论基础,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性、科学创新性及其价值。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对以增加亲密度为目的的会话的研究历史;从会话目的、会话内容和会话人的心理状态三个角度进行界定;分析了此类会话最主要的特征:会话目的不稳定性及对语言礼貌要求的复杂性。第二章提出了对此类会话的分类原则,并根据原则将此类会话分为两大类:会话过程中会话目的有变化的会话,及会话过程中会话目的保持不变的会话;并分析了不同类型会话中亲密度的表现形式。第三章分析了此类会话的句法特征。为了进行此分析,我们将会话分为三种:零亲密度的会话,低亲密度的会话和高亲密度的会话;并从表现形式和情绪表达两个角度对三种会话的句法特征进行分析。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指出论文进一步研究的前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