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目的: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了解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学证据,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Medline、Embase、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2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而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一共有17个RCT,2376例患者纳入到本系统评价。对整体有效率进行3个亚组合并效应量分析:体外冲击波优于安慰剂,[RR=1.49,95%CI(1.31,1.71),Z=5.90(P<0.00001)];体外冲击波优于与局部封闭,[RR=1.23,95%CI(1.08,1.39),Z=3.24(P=0.001)];体外冲击波优于综合治疗,[RR=2.03,95%CI(1.53,2.68),Z=4.85(P<0.00001)]。VAS改善率体外冲击波与对照组间无差异,[RR=1,83,95%CI(-0.87,4.53),Z=1.33(P=0.18)]。RM功能评分体外冲击波优于对照组,[RR=1.36,95%CI(1.17,1.59),Z=3.96(P<0.0001)]。 结论:现有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缺乏长期临床疗效随访观察研究。 第二章:不同强度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客观评价不同强度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性。 方法:为观察不同强度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疗效,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06例跟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随机编码表,随机分为高剂量组(n=36)、中剂量组(n=36)和低剂量组(n=34),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冲击频率为20Hz,治疗探头为15mm。能流密度0.2m J/mm2为低剂量治疗,能流密度0.4mJ/mm2为中剂量治疗,能流密度0.6mJ/mm2为高剂量治疗。冲击次数为3200次。治疗次数:每周2次,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12周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等情况,评价其疗效。 结果:患者接受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均能获得满意的总体疗效,行走功能、患肢压痛及肿胀均能得到有效改善,Roles and Maudsley评分也有显著下降,但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疼痛改善,第1次治疗后即时疼痛改善情况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的改善情况最明显,其次为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最不明显。 结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特色优势诊疗技术,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有效缓解行走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对治疗跟痛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第三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疗效分析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进行预测分析 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路模型对106例病例进行分别,分配总病例数的约75%(80例)为训练总样本,分配总病例数的约25%(26例)为坚持样本,再分配训练总样本的75%(20例)为训练样本,分配训练总样本的25%(20例)为检验样本。网络的训练由于检验集均方误差达到极小值而结束 结果:治疗前VAS值、行走时疼痛情况、病程长短、BMI指数、治疗强度列于预测值前五位。 结论:治疗前VAS值、行走时疼痛情况、病程长短、BMI指数、治疗强度为影响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5个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