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量证据表明异常表达的lnc 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复发、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RHPN1-AS1(RHPN1反义RNA 1)是人类染色体8q24上的一个2013-bp的转录本,与正常组织相比,其表达量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癌组织中显著增高。然而,RHNP-AS1在UM中的功能及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阐明lnc RNA RHNP-AS1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查Lnc RNA RHNP-AS1在UM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设计Si RNAs沉默RHNP-AS1的表达并建立稳转系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 Assay)来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最后,利用sh RHNP-AS1-OCM1和未经处理的OCM1细胞建立裸鼠肿瘤异种移植模型观察RHNP-AS1体内移植后的功能。结果:与正常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相比Lnc RNA RHNP-AS1在OCM1及OM431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体外及体内实验表明,下调RHNP-AS1的表达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瘤能力降低。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RHNP-AS1可能的癌Lnc RNA,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有意义的UM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目的:眼组织修复中产生的新生血管可以阻挡视轴,影响视力,是目前眼科学中研究的热点。胆固醇修饰的si RNA(Cholesterol modification of si RNA chol-si RN)具有独立穿透细胞膜下调目的基因表达的能力。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来论证胆固醇修饰的si RNA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SDF-1)对SDF-1的敲除能力,并观察下调SDF-1表达后对于眼部创伤修复过程中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在高表达的SDF-1的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内挑选能有效干扰SDF-1表达的si RNA,赋予胆固醇修饰。在体内体外实验中通过q PCR来验证SDF-1 chol-si RNA对目的基因的敲除效果及持续时间,ELLISA实验验证其蛋白表达。通过TRANSWELL系统来观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来观察SDF-1 chol-si RNA对血管新生的抑制。结果:大鼠EPCs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均高表达SDF-1,si RNA可以使基因表达下调至32.7±9%。赋予胆固醇修饰后,chol-si RNA可以不依赖Lipo2000独立进入细胞内敲除目的基因,体内试验证实SDF-1chol-si RNA可以达到和体外实验一致的敲除效果,且作用时间至少长达2周。BMSCs在EPCs诱导下的迁移运动可以被SDF-1 chol-si RN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证实SDF-1 chol-si RN有明显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效果。结论:SDF-1 chol-si RNA可以独立进入细胞敲除目的基因,且作用时间长。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SDF-1 chol-si RNA可以抑制SDF-1的表达,阻止细胞迁移,抑制新生学管的生成。目的:比较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不同阶段的患者脉络膜微结构的改变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对病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根据2013年Beckman对于AMD分期的共识,对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的门诊AMD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G1为正常组(32例),G2为中晚期AMD患者的正常眼组(26例),G3为早期AMD患者(29例),G4为中期AMD患者(28例),G5为晚期AMD患者(39例)。通过蔡司频域OCT的EDI功能对黄斑区中心凹层面的图像进行采集,测量中心凹下方的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SFCT)及该层面脉络膜Sattler’s layer area的面积百分比(the Sattler’s layer SA);并用en-face功能采集黄斑区RPE层下方20um深度6*6mm区域的冠状面图像,直观观察脉络膜中小血管层的血管密度。结果:共96人154眼参与了统计分析,平均年龄67.1±9.2岁。SFCT在G1组为295.4±56.8μm;G2组为306.7±68.4μm,G3组为293.8±80.4μm,G4组为215.6±66.2,G5组为200.4±66.6μm;前三组没有统计学差别(G1 vs.G2,P=0.55;G1 vs.G3,P=0.93;G2 vs.G3,P=0.53),G4及G5组对的SFCT明显低于前3组(P<0.001)。SA结果显示出类似的趋势,G1为47.2%,G2为45.8%,G3为47.6%,G4为41.1%(G1 vs.G2 P=0.15,G2 vs.G3P=0.27,and G1 vs.G3 P=0.26;G3vs.G4,P<0.001)。en-face也显示G4及G5组的脉络膜中小血管层的密度明显低于前3组。结论:在中晚期的AMD患者中出现脉络膜厚度的变薄及脉络膜Sattler’s layer面积的变小,而这种改变主要决定于脉络膜中小血管层的萎缩。脉络膜血管床的萎缩造成局部的缺血缺氧,可能为AMD的发病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