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同步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步速和步态对称比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单盲的试验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番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患者(男性31例,女性29例,右侧偏瘫40例,左侧偏瘫20例)。诊断标准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符合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含基础训练和活动平板训练,基础训练20分钟,活动平板训练20分钟,治疗组在完成20分钟的基础训练后,接受基于活动平板的虚拟现实技术训练20分钟,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采用的评估量表为功能性步行量表和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并采用三维步态分析对患者的步速和步长对称比、支撑相对称比、摆动相对称比进行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AC等级、FMA-L评分、步速、步态对称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FAC的平均秩次为15.5,Z=5.48,P=0.00;FMA-L的评分为24.23±2.91,t=14.60,P=0.00;步速提高至(0.69±0.08)m/s,t=23.22,P=0.00;步长对称比、摆动相对称比和支撑相对称比的平均秩次分别为11.50、13.50、14.46&2.00,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11,P=0.00;Z=4.46,P=0.00;Z=4.50,P=0.00),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其疗效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活动平板训练的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下肢步行能力,提高步行速度,增强步态的对称性和稳定性,临床疗效和可行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