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分析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是一种最具社会属性的产物,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的需求之上,因此,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政治架构和价值取向的嬗变,必然会影响到代表国家权力的审判权与代表当事人权利的诉权在民事诉讼领域中的定位,从而成为再塑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提出,民事诉讼法必须通过改革基本原则来恢复当事人被客体化的主体地位,进而以诉权制约审判权的方式来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宪政精神。基本原则作为法律体系的灵魂,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立足点,是使法律体系中各项具体的制度与规则保持连续、稳定、协调的重要保证,也是后继立法的出发点。因此基本原则在价值理念与制度设计、思想浓缩与操作规程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本文第二章通过对基本原则的功能与作用的阐述,对民事诉讼目的论转向的分析,意在探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法理基础,并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进行理梳。在追寻过影响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社会背景、探求了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法理基础之后,本文第三章通过废除调解原则以避免其沦为法官强制当事人和解之工具,改造辩论原则以约束法官在当事人所主张并经言词辩论的证据与事实之外作出裁判,充实处分原则以削减法官过于宽泛的职权干预,完善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以保证双方当事人对等的诉讼权利和攻防手段,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以防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滥用诉讼权利和法官滥用审判权力,再塑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采用比较与逻辑分析方法,对合同解释制度若干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合同解除概念及特征入手对合同解除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文认为合同解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欧洲联盟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区域性一体化组织集团,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该文拟从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对内对外影响三个方面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销声匿迹近半个世纪的有组织犯罪又死灰复燃,并日益显现出漫延的态势,严重危害和威胁着社会的安全.因而,中国97刑法增设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条款,作出了立
匈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兴起较早的一个民族。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主要活跃于蒙古高原一带。战国末年匈奴在头曼单于的带领下逐渐崭露头角,其子冒顿单于时期匈奴政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