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DD油田经过十多年开采,前人已在成藏地质条件、构造地质特征、沉积相、储层物性、三维地质建模等方面做了一些地质跟踪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突破。但随着开发程度加深,实践获得资料的进一步丰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研究区纵向薄夹层较发育,已有成果对夹层认识较局限,缺乏基于测井的夹层划分标准;已有的研究中未有效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目前有多口新井投入生产,需要将新井资料补充到三维地质模型,并调整三维地质模型。进一步达到持续高产、稳油控水的目的,深化油藏地质认识,开展储层精细描述势在必行。本论文针对HDD油田的地质特征,综合运用各类勘探开发资料对研究区东河砂岩段进行小层划分、沉积相分析、储层参数解释、储层特征研究、夹层识别与分布特征研究、储层地质建模、储层综合评价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层序界面识别,依据高分辨率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研究区东河砂岩分为1个层序、2个准层序、14个小层。横向上,由北西向-南东向东河砂岩段呈先减薄后变厚的变化特征,由南西向-北东向东河砂岩逐渐减薄;平面上,东河砂岩呈南厚北薄的分布特征。下东河砂岩段呈海平面上升的退积式沉积,上东河砂岩段呈海平面下降的进积式沉积。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以岩心观察资料为基础,确定本研究区长、短窗长处理参数,采用长、短窗长相关对比,利用岩心观察资料标定倾角处理成果,建立研究区10种典型层理模式。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地层倾角解释成果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研究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浪控砂质滨岸相,进一步划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前滨和临滨四个亚相。研究区以前滨亚相和临滨亚相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河砂岩中部,后滨亚相主要分布在上部和下部。对研究区岩心深度归位和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后,以岩心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本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进行二次解释,解释精度较前人解释结果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对研究区的岩心、测井、试油等资料统计分析发现,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平均含量为64.65%,其次为中砂岩;储层物性以中孔、中高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5.43%,平均渗透率为186×10-3μm2;含油级别油浸百分含量最高。总体上研究区四性关系为岩性越粗,含油级别越高,物性越好。根据本研究区取心观察、薄片分析以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将研究区的夹层分为钙质夹层、物性夹层和泥质夹层三类。通过对三类夹层电性响应值聚类分析,建立三类夹层的测井识别标准。本研究区夹层在5、6、7、8四个小层分布范围较广,在1、2、11、12四个小层夹层发育较少,夹层厚度都较薄;横向上,夹层连续性较差,钙质夹层主要分布在上东河砂岩段,泥质夹层在东河砂岩段中部相对较发育;平面上,夹层多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在东北部夹层较少。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在14个砂层、13个夹层分层方案基础上建立研究区东河砂岩段构造模型。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模型,定量表征了研究区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资料的收集情况,运用试油法、经验法和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综合确定研究区东河砂岩段孔隙度下限为8%,渗透率下限为5×10-3μm2。结合研究区储层孔隙特征,将本区储层分为三类,并建立研究区储层分类标准。研究区Ⅰ类储层多分布于东河砂岩段中上部的临滨与前滨亚相带,具有较好的横向连通性,Ⅱ类储层多分布在东河砂岩段中部的临滨亚相带,Ⅲ类储层在多分布在东河砂岩段上部和下部的后滨亚相带,连通性相对较差;平面上,Ⅰ类储层多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东南部井区,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井区,Ⅲ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北部井区。储层发育情况受沉积相控制作用明显,Ⅰ类储层多发育在前滨亚相带,Ⅱ类储层多发育在临滨亚相带或后滨与前滨过渡带,Ⅲ类储层则主要发育在后滨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