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马克思主义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具体实践中被证明了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到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再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并与中国实际、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了一系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但是理论的东西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识,并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发挥理论为大众服务的作用,其真正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出来。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成为最大多数人的一种信仰和普遍掌握,才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和价值力度,为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要想在现有的国情、世情和党情的环境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我国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还不完善,传播渠道和大众化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着力提高,一些理论专业人才和保障性的建设资金还不完备等等,这些诸多因素都会成为推进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以当前选题的背景,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理论意义,总结国内对大众化的路径研究的概况,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式和可能创新点。第二部分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的概念和涵义,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各个概念、联系、内涵以及“三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路径研究。第三部分从早期经验对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为出发点,分别从三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和特点,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与革命实践,总结出早期经验对当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意义。第四部分通过对以上的论述,提出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新探索,即运用当代大众传播学的“5W”模式,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分别从传播因素的五个方面去完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最后理论总结。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召开,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历史任务,理论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便随之不断深入,利用当代大众传播学的实践模式和科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备和传播理论为平台,结合大众传播学中提出的传播活动“5W”模式,可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本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环境下,通过对本课题概念和涵义的分析,并对以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结合早期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经验和启示等等,探索出一种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径,这对于提高当前人们思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