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唐语林》是笔记体杂史这个特点,从文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共三章,第一章阐述《唐语林》所叙之事呈现的唐代士人心态,第二章比较《唐语林》和《旧唐书》、《资治通鉴》叙事的同异之处。第三章从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叙述口吻、时序的角度论析《唐语林》的叙事特征。 第一章统计《唐语林》条目的内容,分析其所叙之事所流露出的士人心态。《唐语林》记录了唐代三百年不同时期的统治集团的政治史实、宫廷杂事、民间习俗、典故考辨,反映了士人与时人的心路历程。从唐朝建立到李林甫为相,士人积极从政,充满激情。安史之乱后,人们开始反省、总结安史之乱的原因,士林被淡淡的忧伤笼罩。元和削藩的成功鼓舞了士气。而甘露之变后的宦官乱朝、牛李党争大大挫伤了士人的积极性,形势在唐宣宗时略有好转。唐宣宗以后,君昏臣庸、宦官专政、军阀割据,士人基本上找不到政治舞台去建功立业,因而心情沮丧,《唐语林》记民间风俗多过政治史实,叙述者无奈地描绘了乱世的景象。 第二章比较《唐语林》作为笔记体的杂史,在叙事上与纪传体、编年体的异同。不同之处:史书的体制、记录的人事、语言都有定例,《唐语林》作为笔记体杂史比较灵活。《唐语林》与《旧唐书》等史书相比篇幅极短,不能容纳疏、诏、表等文体,与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相比,记事只取片断,有一些条目不如《资治通鉴》有始有终。《唐语林》的叙述动机与唐史书的叙述动机的不同是它们叙事有同有异的重要原因:《唐语林》所收的五十种书,创作目的一是助谈资,一是补史之阙;唐史书则叙国家大事、制度立废、人物变动以明治乱之理。相同之处:《唐语林》与唐史书的叙述者都属于士大夫阶层,《唐语林》所援50种书里的有些叙述者本人也参与了唐代国史的修撰,《唐语林》中的一些条目见于《旧唐书》,便是因为它们的来源相同:实录、一 起居注、史书稿本。但《唐语林》大致是真实可靠的,有三分之一的条目见 于们日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楚明白。 叙事格局都以顺叙为主,鲜少插叙、倒叙。 第三章探讨《唐语林》的叙事特征。《唐语林》基本没有第一人称、第二 人称的叙述者,叙述者一般是第三人称型的全知叙述者。这个叙述者是实有 其人的,《唐语林》偶尔会交代叙述者是谁,比如某条是昌流师、某条是白敏 中所叙。《唐语林》的条文基本上以顺叙为主,叙事性文字占主流,1099条条 文中,考据类(无时间性的)只有165条,叙事文字占了接近86%。叙述者一 般是具有儒家思想的士大夫,所以叙述者的语气是比较庄重的,偶尔杂以戏 德,而叙述者的评判标准是以儒家思想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