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荣辱观在当代思想首先教育中的价值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荣辱观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财富。传统荣辱观在先秦时期产生之后历经了几千年的不断批判继承,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和文化的多样化等各种潮流,出现了道德失范和社会风气变坏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发掘传统荣辱观的优秀资源入手,寻找其在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并为其怎样践行提出一些方法。全文有五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提出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荣辱观的内涵和特点,强调荣辱观是一种价值评价标准;谈到荣辱观的四个基本特点。   第二章主要讨论中国传统荣辱观的内容特点及评价。首先交待传统荣辱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就是先秦时期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滑坡催生了传统荣辱观;其次对传统荣辱观的主要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概括,分别从前提、标准、途径和限制条件等讨论;最后是对传统荣辱观的评价。   第三章主要讨论传统荣辱观在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首先讨论传统荣辱观的理论价值,即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次讨论传统荣辱观对改善当代社会风气的价值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   第四章主要讨论继承中国优秀传统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分别从学习古人修身方法,加强自我道德教育;合理社会赏罚手段,促使人们趋荣避辱;有效利用传播媒体,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和覆盖家庭学校社会,保证道德教育效果这四个方面来论述。
其他文献
自然人流动是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所规定的四种服务形式之一。与GATS规定的其它三种服务贸易模式相比,各国对自然人流动限制最多,但自然人流动的自由化有其他服务贸易方式所不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之中,青年知识分子一直肩负着国家振兴和民族繁荣的使命。回顾延安时期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实现由弱转强,并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青
“维新”在当代的日本被重新提及。冷战后新的国际形势、经济泡沫破裂后长期的不景气、政治的“漂流”等因素使得高速增长时期的政策已与当下的时代产生背离,日本不得不寻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