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控制虫害,从1996年到现在的9年时间内,转基因抗虫棉在全球被广泛接受和迅速推广,同时,在我国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其中以转基因抗虫品种为亲本所育成的抗虫杂交棉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能在保持抗虫性的同时,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纤维品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本项研究于2000年拟定试验方案,2001年在湖南宁乡,以美国岱字棉公司6个抗虫棉品种和国内6个非抗虫棉品种互为父母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正、反交组合72个。于2002~2003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以及安徽铜陵、江苏扬州、山东临清7个生态点进行组合比较试验和纤维品质试验。2003年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组合在相同的生态点进行了F1、F2代对比试验。2004年在湖南澧县进行了栽培因子对纤维品质影响的试验。 研究内容包括:(1) 纤维品质性状的构成因素分析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2)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3) 纤维品质性状的生态适应性研究;(4) F1、F2代纤维品质性状的对比研究;(5) 正反交F1代纤维品质性状的对比研究;(6) 栽培因子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 试验应用HVI900测试系统测定了纤维的长度、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均匀指数、气纱品质等13项品质指标,系统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的构成因素及其遗传特性。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 1.广义纤维品质包含了棉花的育种品质(遗传品质)、生产品质、商品品质和纺纱品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纤维品质可用4个主成分表示:第一主成分为长度、纺纱性能因子,对广义品质的贡献率较高达36.17%;第二主成分为杂质因子,属于外部影响因子,但其品质影响率为18.34%;第三主成分为比强度与外观色泽因子,贡献率为15.65%。第四主成分为短纤维因子,影响率为10%。这4个主成分对广义品质的累计影响率达80.2%。 2.狭义纤维品质包含纺纱性能和育种考察品质性状,属于纺纱品质的范畴,有8个性状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表示,第一主成分为纺纱与纤维长度因子,贡献率高达53.83%;第二主成分为短粗强纤维因子,即短纤维指数、麦克隆值因子及比强度因子,对狭义品质的影响率为19.21%;第三主成分为伸长率因子,贡献率为13.14%。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