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急性肾损伤导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明确急性肾损伤导致急性肺损伤的部分机制。方法1、7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S组和IR组依据再灌注的时间分别分成9个亚组,即再灌注后0h、3h、6h、12h、24h、48h、72h、5d、7d,共19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min的方法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采用游离双侧肾蒂,但不夹闭肾蒂的方法建立假手术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病理评分法分析肾组织及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2、3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S组和IR组依据再灌注的时间分别分成4个亚组,即再灌注后6h、24h、48h、5d,共9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 mRNA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小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1)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间的Scr及BUN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IR组小鼠再灌注3h,Scr及BUN水平开始升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推移,Scr及BUN水平逐渐升高,再灌注24h,Scr及BUN水平达到峰值;之后Scr及BUN水平逐渐下降,但是在再灌注7d,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2、各组小鼠肾脏病理损害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评分(1)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间的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2)IR组小鼠再灌注0h,肾组织出现轻微病理损害,随着再灌注时间的推移,肾损伤逐渐加重,再灌注24h达到最高峰,再灌注后48h IR组小鼠肾损伤逐渐减轻,再灌注后7d后小鼠肾损伤仍然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3、各组小鼠肺脏病理损害及肺损伤病理评分(1)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间的肺病理损伤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IR组小鼠再灌注6h,肺组织出现轻微病理损害,随着再灌注时间的推移,肺损伤逐渐加重,再灌注48h~72h达到最高峰,再灌注后72h IR组小鼠肺损伤逐渐减轻,再灌注7d小鼠肺损伤回复至基线水平(P<0.01)。4、各组小鼠肺组织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1)白介素-6(IL-6)的表达:IL-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胞浆,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间肺组织的IL-6阳性信号表达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IR组小鼠肺组织IL-6表达于再灌注6h显著增高,并随着再灌注时间推移,逐渐增强,48h达到峰值,5d回复基线水平(P<0.01)。(2)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表达: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小鼠肺组织间的TNF-α阳性信号表达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IR组小鼠肺组织TNF-α表达于再灌注6h开始增高,并随着再灌注时间推移,逐渐增强,48h达到峰值,5d回复基线水平(P<0.01)。5、各组小鼠肺组织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 mRNA的表达水平(1)白介素-6的表达: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间肺组织的IL-6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IR组再灌注6h,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48h达到峰值,5d回落至基线水平(P<0.01)。(2)肿瘤坏死因子-a的表达:对照组、假手术组各亚组间肺组织的TNF-α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IR组再灌注6h,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48h达到峰值,5d回落至基线水平(P<0.01)。结论1、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小鼠的急性肾损伤与急性肺损伤在时空上密切相关,提示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是研究急性肾损伤诱导远隔器官——肺损伤的较好动物模型。2、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小鼠肺组织IL-6及TNF-α的表达与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提示IL-6及TNF-α是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增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