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斑贴试验在儿童食物过敏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消化道是儿童食物过敏中最常见及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消化道食物过敏主要为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表现为迟发型过敏反应。皮肤点刺试验(SPT)和sIgE检测主要用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而对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诊断价值较差。目前,消化道食物过敏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食物的回避/激发试验。因食物回避/激发试验过程耗时且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临床上开展极为受限,从而导致过多不必要的食物回避,以及延迟对口服免疫耐受的判断,导致患儿未能及时合理地添加相关食物,进而影响小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甚至体格生长发育。近年来,皮肤斑贴试验(APT)在消化道食物过敏中被认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识别过敏原以及判断口服免疫耐受是否建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但各方报道并不一致,尚无定论。目的:探讨APT在儿童消化道食物过敏中的诊断价值。如获较好的研究结果,将为消化道食物过敏患儿的诊疗提供一种新型的工具,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同时极大地减少不必要的饮食回避,及早地添加耐受食物,促进胃肠道的发育与儿童的健康。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就诊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疑似消化道食物过敏的患儿。在疑诊消化道食物过敏的患儿中进行APT试验及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APT试验结果与食物回避/激发试验相比较,计算AP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7例患儿,女性患儿43例,男性患儿64例,平均年龄9.52月,年龄范围在2-19月。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例数及占比如下:血便62例(57.9%),呕吐35例(32.7%),慢性腹泻24例(22.4%),腹痛15例(14.1%)。与金标准食物回避/激发试验相比,APT总的灵敏度为70.7%,特异度为91.7%,阳性预测值为92.1%,阴性预测值为69.6%,阳性似然比为8.5,阴性似然比为0.3。对于牛奶蛋白过敏,APT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91.3%,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65.6%。对于鸡蛋过敏,APT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93.5%,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74.4%。对于大豆过敏,APT的灵敏度为40.0%,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62.5%。结论: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疑似食物过敏的儿童中,皮肤斑贴试验是一项诊断食物过敏有效的手段。但APT灵敏度较低,在APT阴性患儿中,仍需要食物激发试验来排除食物过敏。
其他文献
无线营销不断成为广告主持续关注的热点。伴随2014年4G到来,无线营销将进入爆发性增长。然而,挑战同时存在,市场上缺乏标准化的移动广告形式,缺失全面的、可靠的监测评估标准。  任一创新,只有规范,才能带来规模化、持续的发展。近日,MMA无线营销联盟无线广告监测标准在北京发布。会上,联盟下属的移动广告标准与测量委员会公布了最新In-App广告API及SDK监测标准合规名单;其中通过API监测标准合规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语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却存在一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低,不重视语文课程学习等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环境,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