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早期功能锻炼标准化流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选取2017年5月江苏省5家三级综合医院252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ICU护士关于早期功能锻炼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25个条目。2、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的神经外科ICU、普通外科ICU、神经内科ICU、呼吸内科ICU符合纳入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1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早期活动,试验组采用早期功能锻炼标准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白蛋白指标、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知识得分(21.15±4.15)分,态度得分(34.23±4.29)分,行为得分(26.65±4.29)分;不同年龄、职称和ICU工作年限的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知识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和ICU工作年限的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态度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ICU工作年限和ICU科室类别的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行为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知识的主要因素是ICU工作年限;影响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态度的主要因素是职称;影响ICU护士早期功能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是ICU工作年限和ICU科室类别。2、共纳入11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63.36±37.75)h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76.59±31.39)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白蛋白指标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在入ICU第3天、第5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ICU时间(18.91±7.67)d与对照组住ICU时间(23.57±11.05)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P发生率3.6%与对照组VAP发生率1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心率超过130次/分,有2例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试验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功能锻炼实施过程中无管路滑脱、皮肤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1、ICU护士关于早期功能锻炼的态度较为积极,但是其认知情况和行为状况不是很乐观,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深入研究和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完善和制订干预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2、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早期功能锻炼标准化流程,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改善了营养状况,降低了VAP发生率,缩短了住ICU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