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梅尼小环藻的分离纯化及其在鱼虾贝耦合养殖中的应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产养殖尾水污染日益严重,是继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之后,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来源。集约化养殖,特别是工厂化模式养殖、高密度育苗的废水大量直接排放,带来了局部海域的富营养化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一种鱼虾贝类耦合养殖模式,分析了该模式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群落,从中筛选分离了一株本地优势种梅尼小环藻;继而探讨了该模式的水质净化及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效果,具体结果如下:1、鱼虾混养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分析鱼虾混养池的浮游植物共检出33属50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最多,共15属24种,占浮游藻类种类总数的48%。绿藻门(Chlorophyta)次之,共10属16种,占总数的32%。再次是蓝藻门(Cyanophyta),4属 6种,占总数的 12%。裸藻门(Euglenophyta)和金藻门(Chrysophyta)均包括2属2种,各占总数的4%。根据优势度确定优势种依次为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蓝藻门的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根据贝苗滤食后藻生物量的变化,明确梅尼小环藻是菲律宾蛤仔的潜在饵料生物之一。2、东山县诏安湾海域梅尼小环藻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采用水滴分离法和微管分离法从鱼虾混养池中分离到了纯的单细胞藻,进一步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确定为梅尼小环藻(DH1),这是一株东山县诏安湾海域的梅尼小环藻。对该藻的18S rRNA和rbcL基因进行了同源性与遗传距离分析,其中18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的5株梅尼小环藻的序列的同源性是99.8%,遗传距离为0.002。rbcL序列与GenBank中的5株梅尼小环藻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4~99.5%,遗传距离介于0.05~0.06。以上结果表明,DH1与已有的5株梅尼小环藻的遗传差异很小,表明这6株梅尼小环藻可能具有共同起源。另外,DH1与其余7株小环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3、鱼虾贝耦合养殖模式中水质变化研究鱼虾混养池水经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稚贝滤食后,悬浮物的平均净化率为75.61%,叶绿素a的平均净化率为72.81%,无机氮的平均净化率为67.37%,COD的平均净化率为47.89%,总氮的平均净化率为38.10%,总磷的平均净化率为21.56%,活性磷酸盐平均净化率为4.49%。相比外海自然海水,其无机氮、悬浮物、总氮、COD等含量均明显降低,直排入海不会造成外海海水的污染。连续观测五天,贝苗滤食活动正常,且五天净增重最高达1.9 kg。贝苗经过5天的中间培育后体重累积增加了 103.87%,实现了鱼虾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表明鱼虾混养池水可用于贝苗培育,并为贝苗生长提供了充足饵料。鱼虾贝耦合养殖模式将水质净化与养殖生产相结合,形成一套养殖废水异位净化的高效模式,实现养殖废水的逐级净化。研究该养殖模式下菲律宾蛤仔稚贝对浮游微藻的滤食选择,对促进苗种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稚贝对浮游微藻的滤食能够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水质。该养殖模式为减少水产养殖业中资源的浪费及尾水污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和废水净化成本,同时通过提高养殖产出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大坝建设导致河流发生湖库化现象,改变了河流原本的水文结构、停留时间和营养状态,不少水库由于分层出现内部缺氧等环境问题,这些理化环境的变化无疑会对库区溶解有机质(DOM)的产生、降解、转化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从库区向下游直至河口近岸海域输送的DOM的含量和组成。但是,对于大型河道型水库整个库区全部水柱范围内DOM的来源、降解转化及其对流域碳输出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闽江干流大型水库—
学位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小鼠眼表二氧化硅颗粒(微米级)损伤模型,以便深入研究这一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小鼠眼表的损伤表现及毒理作用。方法:将二氧化硅颗粒(微米级)溶于PBS中配制成悬浊液,使用专门的小鼠头部固定装置麻醉并固定小鼠,然后进行悬浊液对眼表的长时间接触性处理,建立眼表二氧化硅颗粒损伤模型。造模完毕后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钠染色及评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小鼠泪液分泌量测量、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
学位
核受体Nur77是立早基因NR4A1编码的转录因子蛋白,调控了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和免疫等生理活动,尤其在炎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一个具有潜力的调节炎症的药物开发靶点。Nur77属于孤儿核受体,尚未发现其内源性配体,发现其外源性配体并通过Nur77介导生物活性是一个研究热点。雷公藤红素提取自传统中药雷公藤,具有优秀的抗炎活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中具有治疗效果,被认为是同青
学位
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世界癌症之首。肺癌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相对困难。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而肺癌晚期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研究表明,肿瘤骨转移与骨微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骨骼中富含生长因子的环境有助于原发性肿瘤细胞向骨或骨髓迁移,为肿瘤细胞生存和生长提供了独特的微环境。在骨组织的细胞中,成骨细胞被证明是重要的肿瘤骨转移的参与者,其分泌的许多特异性蛋白
学位
大气颗粒物通过不同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直接影响地球太阳辐射的收支;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参与大气中云的形成,从而影响云的寿命和改变云的辐射特性等。海洋是全球大气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研究海洋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和冰核特性有助于全面认识颗粒物在海洋大气的作用和影响。本研究以南海为研究区域,测量南海大气颗粒物作为冰核形成冰晶的温湿度条件;在单颗粒水平上表征南海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征;探讨南海大气冰核的理化
学位
农药在保障粮食等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多达400种以上,2016年我国农药产量320.97万吨,使用量178.3万吨,约占全球农药使用量的一半。农药在使用后可以通过挥发、沉降和冲刷等过程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威胁着农产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沉积物和土壤既是农药的汇,又是水环境的输入源。土壤中的农药污染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破坏土壤生态平
学位
装配质量对产品NVH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批量生产中,由于人工操作造成的装配质量不一致性,导致产品质量与性能参差不齐,给企业带来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为避免此类问题,需要正确地判断装配质量以及及时地预测装配参数,以达到进行预测性维护和正确调整装配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客车带传动的装配问题,开展了装配一致性对NVH影响的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开展了单根直连皮带动力学模型理论分析,验证了弦理论固有
学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都给全球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宿主多样性,导致自然界的流感病毒型别众多且高度变异,给流感疫情防控和流感患者诊治带来许多挑战,尤其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和多病原体共感染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建立一套可高效、精准检测流感病毒的方法对流感患者临床救治和流感疫情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
学位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探测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情况受光强限制严重,不能探测到微弱的光子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盖革模式的雪崩二极管被纳入研究,并开拓了单光子探测领域。单光子探测在医疗检测、国防军事和大众娱乐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单光子探测芯片面临集成度较低、体积较大等的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在标准BCD工艺下设计单光子探测器及相应的集成电路,可实现
学位
河口是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敏感地区,也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河口沉积物中物质迁移和释放等地球化学过程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其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关系着河口地区的污染问题。研究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尤其是从“源”到“汇”摸清楚磷的迁移转化行为,并且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磷与其它元素的耦合关系,可以为控制水体磷的外源输入、内源释放,以及治理水体磷污染提供理论支持。近年来,随着河口区的外源磷输入得到有效的控制,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