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从科学技术普及的角度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应急科普不力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风险社会到来,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官方与大众媒体渠道科学传播的不畅为谣言滋生带来空间,震颤着惊恐不安的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政府作为应急科普的权威主体机构,应急科普运行不畅导致科普时效性的严重缺失,公众在事件爆发初期无法接收到权威部门科学传播,非正规渠道就成为公众搜集和获取事件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有待考量。媒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始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中,也在普及事件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科普内容科学性缺失问题,导致社会负面效应的产生。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非典与H7N9禽流感在疫情预警阶段、扩散处理阶段以及缓和平息阶段中的应急科普内容、科普形式、科普效果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作用进行研究,探索两例事件中政府及媒体两大主体机构以及其他科普主体的应急科普工作的效果。深入分析发现,应急科普不力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畸变,政府信息传播障碍引发社会矛盾集聚、媒体的失语及过度报道造成公众恐慌是其主要体现。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塑造政府形象、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秩序、消除谣言,普及事件相关基本科学技术知识是应急科普及时到位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的主要体现。
其他文献
学位
当今社会是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大学生们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随着他们的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恋爱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恋爱生活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自2006年提出以来,各方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有效促进了泛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科技合作是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并得到了各方
义务教育是法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其教育经费等均由政府负责。但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凸显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择校存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基本国情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依靠农业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产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