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危及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第五位,且死亡率第三位。我国也属于胃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国家,相当数量的患者一经诊断胃癌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而且在我国,5年相对存活率仅为27.4%,多年来,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放化疗基本没有突破性进展,分子靶向治疗由于可供选择的靶向药物不多,也严格制约着胃癌的可行性治疗。 外科治疗是晚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虽然大多数患者选择术后放化疗,但即使如此,胃癌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仍然很高。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肿瘤干细胞有关,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形成、生长和扩散的根源,和成体干细胞一样,有着分裂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成其他细胞的能力。随着对肿瘤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人们利用各种特异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从许多实体肿瘤中分离出各自的肿瘤干细胞。CD44是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的一种,为细胞表面的组成成分,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都可表达,如肺癌、口腔癌、肝癌、大肠癌、宫颈癌等。大量研究表明,CD44可用于识别胃癌干细胞,在胃部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44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黏附分子家族,是一组由单一基因编码的糖蛋白家族。CD44是一种特殊的跨膜的糖蛋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调节黏附的循环肿瘤细胞(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并能增加新生血管的形成,以达到使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表明CD44可能是临床上研究胃癌有效的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并且对其研究将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以下简称Hp)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于上世纪末通过对胃粘膜培养和分离所发现,它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且也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痴呆、缺铁性贫血及慢性荨麻疹等疾病的诱因。Hp是一种螺旋形,有鞭毛,定值在人体胃部微需氧环境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Hp感染率很高,达40%-90%。Hp感染是胃腺癌的危险因素,CagA(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作为Hp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可促进寄主细胞的炎症反应,引起过度的氧化应激反应,被认为是Hp致癌的最有力工具。最近的一项研究提示,CagA在CD44表达的胃上皮肿瘤干细胞中蓄积,主要由于CD44表达的肿瘤干细胞通过xCT介导胱氨酸吸收增加,促进谷胱甘肽的合成抑制自噬所致,因此,本研究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 目的: 研究CD44在胃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以及意义,同时探讨CD44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粘膜下活检的门诊或者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出符合入组要求的129例患者,根据从胃镜下取胃窦部活检的病理结果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NAG)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肠上皮化生(IM)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组和肠型胃癌(G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胃癌不同疾病阶段标本的染色来检测各阶段CD44的表达情况,选取统计学方差分析和曼-惠特尼检验等方法来比较各组间CD44表达的表达差异,同时根据碳13呼气试验结果将符合入组的患者分成幽门螺杆菌(Hp)阳性组和幽门螺杆菌(Hp)阴性组,分别进行各组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否的比较,进一步明确在胃癌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存在联系。 结果: 在胃癌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7例,CD44的表达指数(免疫组化中阳性细胞数评分和染色强度评分的乘积)为1.63±1.48;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9例,CD44的表达指数为2.11±2.02;肠上皮化生组24例,CD44的表达指数为2.92±2.19;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20例,CD44的表达指数为2.90±2.0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16例,CD44的表达指数为2.81±0.91;肠型胃癌组23例,CD44的表达指数为3.83±2.96。通过各组间CD44方差分析,p=0.013,认为CD44在不同分组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表达指数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肠型胃癌组的表达指数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表达指数增加(p<0.05)。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稍降低外,CD44的表达指数随着胃癌演变逐渐增,呈现正相关的趋势(R2=0.85)。 另外,根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CD44的表达指数分别为3.25±2.34vs2.23±1.75,p=0.059;该结果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CD44在胃部的表达无差异;然而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D44在Hp阳性的中的表达为(2.45±1.33),在Hp阴性中的表达为(1.00±1.30)。采用曼-惠特尼检验p=0.046,认为Hp感染对CD44在浅表性胃炎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及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CD44在Hp阳性的中的表达为(5.00±1.09),在Hp阴性中的表达为(1.50±0.53)。采用曼-惠特尼检验,p=0.001,认为Hp感染对CD44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从慢性胃炎逐渐演变成胃癌过程中,CD44的表达逐渐升高,可能是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为胃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试验基础。我们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p相关性胃癌的致病机制,同时,我们发现,Hp的感染可以促进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D44的表达,故此,其根除Hp治疗可能通过抑制CD44以延缓胃癌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