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室温固相方法和液相反应法合成了9种邻苯二甲酸锑(Ⅲ)、铋(Ⅲ)配合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主要如下:
以硝酸铋为原料,经过转换成溶于水的中间物质,合成了4种铋(Ⅲ)的邻苯二甲酸配合物:Bi(phth)(NO3)·4H2O、Li3Bi[(phth)(pic)]2·2H2O、Bi(L-cys)(NO3)·H2O、Bi(L-cys)0.5(phth)·H2O(H2phth=邻苯二甲酸,pic=α-吡啶甲酸,L-H2cys=L-胱氨酸)。
以氯化锑和氯化铋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合成了3种锑(Ⅲ)、铋(Ⅲ)的含氯配合物:Bi(phth)(tu)Cl·2H2O、Bi(phth)(phen)Cl·2H2O、Sb(Hphth)(Im)Cl2·H2O(tu=硫脲,phen=邻菲哕啉,Im=咪唑)。
以丙酮为溶剂,液相法合成了3种锑(Ⅲ)、铋(Ⅲ)的邻苯二甲酸配合物:Bi(phth)(tu)Cl·2H2O、Sb(Hphth)2Cl·2H2O、Sb(phth)(tu)Cl·H2O。对所合成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确定了组成;用红外光谱研究了配体与锑(Ⅲ)、铋(Ⅲ)的配位方式;对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进行了指标化计算,确定了配合物所属晶系和晶胞参数;用热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