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当前理论界与企业实务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既是社会发展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的突发期。本文通过对转型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其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成长逻辑的考察,旨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分析中,提供一种基于学术分析路径和实践意义考察结合的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其目的旨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分析国有企业社会主体在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结构的合理化重建以及提高“社会人”的生活质量,并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和动态统一。本文围绕社会转型时期,立足现代化发展,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状况(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在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责任运动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的比较中探讨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国特色、价值目标、内涵边界、实现机制、关系定位、原则路径以及行动展望等。以期在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下,实现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贡献社会进步、巩固经济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价值和国家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动态统一和有效互动。企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是企业存续的首要目的,但企业必须在法律和制度许可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企业除了获取经济利益外,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负有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回馈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权力,更是一项义务。基于顺应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推进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国有企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利益相关者(股东、责权人,客户,员工,供应商,金融、保险公司,工会,商业伙伴,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及整个社会承担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以促成社会发展和社会成果共享为其基本的战略愿景,以推动社会结构合理和社会流动有序为其实践准则,以社会生活幸福和尊重个体生命为其价值依归。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既包括作为一般企业所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也包括作为国有企业所需要履行的特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市场经济最早建立的地域。伴随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利益相关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以及全球化企业公民理论等为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指导。同时,劳动者权益保护运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在实践中的探索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而对中国国有企业而言,继承、突破与创新,夯实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企业、政府、社会各司其责,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机制;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生成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保障是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有益借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历经非经济性社会责任时期、经济性社会责任时期以及二者整合的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雏形。但相应的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与不足,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诚信缺失;忽视安全生产,员工发展责任缺失;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等。从而,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既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也不可另起炉灶,必须立基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国有企业经过的特殊历程,必须尊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国特色。即尊重所有制性质的本质要求;尊重社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现实背景;尊重社会发展“悖论”的实践面向;尊重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以服务国家战略、贡献社会进步、巩固经济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其基本价值目标;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反馈机制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同时,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处理好与企业绩效、政府职能以及社会和谐的关系并遵循相应的履责原则和实践路径。而且,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要符合国情、又要遵守国际惯例;既要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限度原则又要遵循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树立和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创新企业价值理念;建立工作体系,落实工作责任;结合企业实际,融入生产经营。将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全面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编制发布报告,加强沟通宣传;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当然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石化围绕“凝聚价值共识,践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理念;注重行动过程,落实‘六大保障’的目标;强化公司治理,实施‘五大创新’的责任管理;引入外部监督,构建‘社会监督员’的长效机制”等多方面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价值和国家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动态统一和有效互动。坚持政府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完善企业治理,落实诚信经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参加公益,服务基层建设,贡献社会和谐稳定是未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