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上游是中国淡水鱼类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该江段共分布有鱼类286种,其中长江上游水域的特有鱼类多达112种。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的持续推进,长江上游目前已建成许多大型水电站,水电站的建设使得该流域的生境发生明显改变。长江上游江安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分布着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等多种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然而目前缺乏对该江段的鱼类资源调查研究,鱼类资源状况不明确。本文基于2021-2022年的调查资料,对长江上游江安段鱼类资源现状、早期资源现状以及河流物理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评估该水域的鱼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江安段产卵鱼类组成、产卵场现状与非生物环境等,旨在为鱼类资源保护及“十年禁渔”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21-2022年夏季对长江上游江安段的鱼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监测到鱼类1 511尾,经鉴定,隶属于4目9科45种。渔获物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共30种,占比66.67%;鲇形目次之,共12种,占比26.67%;鲈形目2种,占比4.44%;鲟形目最少,仅1种,占比2.22%。鲤形目中又以鲤科鱼类最多,共26种;其次是平鳍鳅科2种;鳅科和胭脂鱼科各仅1种。在两年渔获物调查中,2021年共采集到36种鱼类,2022年则采集到29种,有20种鱼类在两次调查中均被采集到,鱼类群落相似性指数Cs=0.62。45种鱼类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7种,分别是圆口铜鱼、异鳔鳅鮀(Gobiobotia boulengeri)、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us)、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圆口铜鱼、四川白甲鱼、胭脂鱼、长鳍吻鮈、长薄鳅;外来鱼类2种,分别是镜鲤(Cyprinus carpiovar)以及杂交鲟。2.渔获物生态类型:按食性划分,杂食性鱼类27种,肉食性鱼类15种,草食性鱼类3种;按栖息水层划分,底层鱼类24种,中下层鱼类16种,中上层鱼类5种;按体型大小划分,大型鱼类10种,中型鱼类18种,小型鱼类17种;按产卵类型划分,产沉性卵鱼类22种,产漂流性卵鱼类15种,产粘性卵鱼类6种,产浮性卵鱼类2种。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划分,长江上游江安段鱼类优势种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和铜鱼(Coreius heterodon),2022年吻鮈的捕捞规格相较于2021年有所减小。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显示,江安段鱼类群落受到中度干扰,群落失去大个体优势种,以中小型鱼类为主。3.2021年3-6月和2022年4-5月间在长江上游江安段使用D型底层采卵网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2021年监测期间共采集鱼卵108 932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出17种,隶属于3目6科。其中,鲤形目13种,鲇形目2种,鲈形目2种。6科中鲤科鱼类最多,共10种,其次是条鳅科和鮨科各2种,平鳍鳅科、鮡科和钝头鮠科各仅1种。2022年共采集鱼卵30 144粒,鉴定出20种,隶属于3目7科。其中,鲤形目15种,鲇形目3种,鲈形目2种。7科中鲤科鱼类最多,共12种,其次是平鳍鳅科和鮨科各2种,鳅科、鲇科、鮡科和钝头鮠科各仅1种。通过两年早期资源监测,发现至少有27种鱼类在江安段繁殖,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2种,产沉性卵、粘性卵鱼类8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7种,特有鱼类分别为岩原鲤、半?(Hemiculterella sauvagei)、裸体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nudicorpa)、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短身金沙鳅(Jinshaia abbreviata)、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和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4.2022年早期资源监测期间,S1和S2位点出现4次产卵高峰,S3位点出现5次产卵高峰,估算通过江安段的鱼卵总径流量为3.94×10~8粒。从多样性指数(H’)来看,三个位点的鱼类早期资源多样性并不高,均匀度指数(J)也比较低。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水温、p H、溶氧、透明度、流速和流量等环境因子对鱼类产卵活动具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溶氧和p H对鱼卵密度有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江安段鱼类早期资源规模较大,但多样性较为贫乏,是少数种类大量繁殖,长江鲟和胭脂鱼两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并未监测到繁殖活动,流量的增减对鱼类的自然繁殖活动有刺激作用。为期两年的渔获物调查及早期资源调查表明,至少有59种鱼类栖息在江安段,其中有14种鱼类是渔获物调查中没有监测到的,说明早期资源调查对渔获物调查起着较好的补充作用,两者结合能更全面的反映鱼类群落组成。5.使用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对调查江段的流速和水深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显示江安段深度平均流速范围为0.37-3.42 m/s,平均流速值为2.27±0.48 m/s,缓流和急流并存;江安段水深范围为2.57-27.49 m,平均水深为10.61±3.74 m,具有浅水区和深水区,能够为不同鱼类提供栖息场所。根据江安段水流特征、早期资源调查研究以及吻鮈繁殖习性,推测江安段可能是吻鮈的典型产卵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