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语文学科是一门“能力本位”的学科。而能力教学与知识教学的途径有很大差别。知识的客观性使它具有可传递性,而能力则不同。能力属于一种心理系统,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一种主观性的东西,这种个体化、主观化的东西产生于个体自身的运动过程,而不具有可传递性,不能在个体间直接传递。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获得必须经由主体内部的生理、心理运动在主体与活动对象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改变自身。因此,从逻辑上讲,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必须强调学生主体活动的重要性,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他们的语文自我发展能力。本论文结合自我发展理论、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教学实际,探讨了提高学生语文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提出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及所需的配套改革。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较为完善的语文学习策略、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最终达成语文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教师检查与精讲、学生练习几个阶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及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我发展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摸索,提高教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为保证学生语文自我发展能力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还有必要在教材编写与考试方法上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