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本西南民族影像的人类学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过人类学影像的表征意义可以透视一个族群、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形态和个体心理发展特征,它作为人类学研究的记录手段之一,是社会形态、国家形象建构的见证和沟通方式。随着图文对话时代的到来,图像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与文学的含糊性、暧昧性、多义性、想象性等特点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一方面影响在文学的熏陶影响下具有更加强烈的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文学在影像的支撑下更具有暗喻性和象征意义,美感和真实性增强,在表意方面的功能可以发挥地更极致。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图文时代的到来使图文对话进入人们的事业范围,因其易懂性特点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接受。教育推动了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人们对图像的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学术氛围和理论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早期的人类学摄影作品重新获得世人的关注,庄学本边地十年少数民族影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然而,就目前研究情况而言,涉及西南少数民族人类学影像仍然是作品有限,存有不少空白。庄学本西南民族影像的研究价值显得更为宝贵。影像真实地记录了1932年到1943年,抗日战争爆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少数民族社会。在庄学本的影像中,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最多被后人评论的当属肖像拍摄,当观者与一幅幅肖像对话时,少数民族牧民眼中流露出来的自然、随和、快乐、释然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部分影像也成为人类学领域可信度较高、研究价值较高的一份视觉资料。从人类学体系中解读庄学本西南民族影像的意义和价值,目的在于透过具有艺术和研究双重价值的影像中窥探其深层次的人类学本质问题。以此为基础,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影像资料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进而关注人类学影像如何面对当代,如何借助“自我与他者”、“看与被看”的文化关系理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构的良性发展。以这一思路为线索,具有跨学科研究、丰富影响阅读方式的意义。从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探讨影像自身的伦理价值,挖掘影像的方法论和主体性价值,探讨庄学本这些影像作品的人类学特征与内涵。在现代化语境下,人类学影像在构建国家民族形象、还原原生态文化方面具有主体性和方法论的双重价值,也可以指导人们在如今的人类学研究中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影像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人性和社会活力。
其他文献
城市的规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规模的增长而不断蔓延,城市的建设既有平面的扩张又有立体的开发,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使城市地质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此诱发了各种城市
去年是斯皮尔曼教授逝世 5 0周年 ,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报出了纪念专号。但少数人趁机掀起了学派之争 ,特别是洛菲二人的《谁是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发明人》和《斯皮尔曼和威
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策略,以期为推动工学结合模式的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事业单位作为经济社会组成部分,其业务活动的反映和监督离不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财务会计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行了《事业单位会计制
本文以线阵TCD2252D作为前端传感器,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对CCD输出的RGB三路信号进行采集和传输,并在计算机上显示采集的数据。整个系统由Verilo
作为20世纪的重要画家,吴冠中在中国画转型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重要的革新。文章以香港艺术馆吴冠中专题展览中展出的三幅水乡主题的水墨作品为例,讨论吴冠中所追求的形式美
2012年11月,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要求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是人类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同样也在其文化实践中记录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人类历史上关于思维、风俗、心理、行为等的创造都是一种文化的
大数据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它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凸显。本文将从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角度出发,科学分析网络流量元数据背景下网络流量分流平台的构建过程
总结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组织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科室团队意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