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Hangma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掌握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和神经功能情况,探讨对Hangman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42例Hangman骨折患者,其中有脊髓症状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31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6例,坠落伤8例,砸伤5例,其它原因2例。非手术治疗12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2-62岁,平均34.4岁,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Ⅱa型5例、Ⅲ型2例。手术治疗行前路C23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8岁。骨折分型:Ⅱ型3例,Ⅱa型5例,Ⅲ型2例。后路经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7.5岁。骨折分型:Ⅱ型3例,Ⅱa型4例,Ⅲ型2例。入院后对患者采取常规处理,脱水并采用标准的激素治疗方案,入院后根据损伤机制、骨折移位和成角情况,确定牵引方向、颈部位置和牵引力量.非手术治疗牵引重量一般从2kg开始,6周后改用Halo-vest支架固定至骨折骨折愈合。前路手术在颅环牵引下,取颈前入路显露C2,3椎间隙,切除C2,3椎间盘组织,保留骨性终板,对椎间盘已损伤的患者,清除突入椎管内的髓核及纤维环。充分减压后,行椎间植骨融合,并应用带锁颈前路钛钢板行内固定。后路手术在牵引下取俯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上位颈椎后部结构,以C2侧块中点为进针点,一般头端倾斜25-300,向内倾斜30-350,螺钉长度一般选用25-30mm。所有过程均在C形臂下监视下进行。术后两组患者均应用外固定保护8-10周。结果:所有手术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非手术组治疗前改良JOA计分平均为12.36,治疗后6个月为14.27。前路手术组术前改良JOA计分平均为11.63,术后6个月为14.60。后路手术组术前改良JOA计分平均为11.85,术后6个月为14.86。前后路手术组治疗后6个月神经功能改善与非手术组治疗后6个月神经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前后路手术组治疗后6个月神经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Hangman骨折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特别是目前较为通用的前路C23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经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之间的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对于Levine和Edwards分型Ⅱ型、Ⅱa型和Ⅲ型,即不稳定的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宜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前路C23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经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神经功能恢复、骨折融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效果相近。提出对椎间盘突入椎管或椎体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