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油脂主要从动植物中提取,但因产量不稳定、生长周期长且经济成本高等原因,严重制约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开发可替代的再生资源。微生物油脂作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油脂主要从动植物中提取,但因产量不稳定、生长周期长且经济成本高等原因,严重制约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开发可替代的再生资源。微生物油脂作为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目的:采用诱变方法从大量油脂酵母菌中选育出一株遗传性质稳定的高产油脂酵母,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同时,利用马铃薯淀粉生产中的废水经酶解后作为碳源培养油脂酵母,为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微生物油脂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实验室保存的油脂酵母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将筛选得到的高产油脂酵母菌进行稳定性测试,并将此菌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发酵产脂培养基上优化发酵条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将诱变菌株接种于马铃薯淀粉酶解液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研究其生物量、油脂产量和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1)通过诱变技术筛选到一株遗传性质稳定的高产油脂酵母菌株EAM-AC16,经分子鉴定为毛孢子菌属粘性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mucoides) (CGMCC 7429)。(2)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浓度82.37g/L,接种量9.45%,培养时间为146.4h,pH6.0,培养温度30-℃,空气量(装液量mL/三角瓶mL)70mL/250mL和硫酸铵浓度1g/L时,菌株EAM-AC16的油脂产量达5.204g/L。(3)确定最优酶解条件为:马铃薯淀粉浓度20mg/mL,加酶量为干淀粉质量的3.2%,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质量添加比例为2.17g:1g,初始pH4.06,酶解时间4.28h,葡萄糖含量为15.161mg/mL。(4)菌株EAM-AC16接种于以马铃薯淀粉酶解液为碳源的发酵产脂培养基,在250mL摇瓶中,其生物量为15.135g/L,油脂产量为5.261g/L;在5.0L发酵罐中,生物量为14.276g/L,油脂产量为5.105g/L,且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均略高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5)菌株EAM-AC16在以两种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合成油脂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都含有较高比例的C16和C18系列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γ-亚麻酸(C18:3)和反油酸(C18:3)等。
其他文献
地表甲虫的多样性调查是了解该地区地表甲虫生活习性、种群特性及分布范围的必要调查。由于地表甲虫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对农作物的收成影响大及其自身存在的经济价值,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对地表甲虫展开科学、全面的调查及分析。我国辽宁沈阳为平原地区,土地开阔农区众多,因此,开展沈阳东部地区3种生境地表甲虫系统性的调查对了解农区生态系统状况与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沈阳东部地区地表甲虫物种资源
本文研究了所有内交换子群的阶都是p3的奇数阶有限p群.对其性质做了一些刻画.特别是,在p=3时给出了这类群的一个等价刻画.另外.在附加内交换子群的方次数为p的条件下,给出了
本文研究了两类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这两种传染病的背景、研究动态以及生物意义.并且介绍了一些后文需要的预备知识.第二章.研究了一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跨区域的性质,国家通过《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提出以城市群为地理空间尺度在区域层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此背景下,梳理我国城市群环境协作治理行为现状与特征,科学评价城市群环境协作治理效果,并考察协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13个主要城市群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多案例比较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环境协作治理的积极性、约束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协作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较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特别是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呈现发展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
近几年来,基于多重置换扩增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技术使用的phi29 DNA聚合酶具有起始DNA需求量低、保真度高、校读性好、产物片段长并且偏向性低等优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供应链在生产和订购过程中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中,最受学者关注的是生产与需求的不确定性。基于此,本文分别在随机产出和随机需求的情况下,研究了两种特定的随机模型在不同契约下的最优生产决策和最优订购决策。基于需求随机的双通道供应链是当今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包含一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的双通道分散供应链。本文通过采用双向期权合同来规避随机市场需求带来
本文的研究是以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即:阴生环境接骨木和阳生环境接骨木。应用了石蜡切片技术、木材导管分子离析技术、叶片表观植纹的鉴定
限制速度作为影响驾驶员行驶速度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高速公路上机动车碳排放。由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限制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较少,特别是缺少量化研究,无法明确限制速度的大小与碳排放的量化关系与影响规律。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高速公路限制速度与不同车辆类型碳排放的关系,为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速度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影响车辆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驾驶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