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有这么一群个体,他们即使儿时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比如父母离异、父母罹患精神疾病、贫穷、战乱等,但是在今后的成长生活中并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还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优势。心理学家为了研究这种经历了艰难困苦后依然能够发展良好的现象,引入“心理弹性”概念。心理弹性研究经历五十余载,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其不足与缺失也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慢显现:什么是心理弹性研究中最本质最有效的因素?不同年龄段群体发展特点如何?心理弹性水平不同的个体执行功能表现有何差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并结合当代幼儿弹性特点去研究幼儿心理弹性,探索描述心理弹性幼儿核心词汇,编制适合幼儿的心理弹性量表,考察幼儿心理弹性发展特点,并探讨了不同心理弹性水平幼儿的执行功能差异。研究包括4个子研究:研究1通过对幼儿心理弹性相关文献和教师描述心理弹性幼儿特点的整理分析,得到幼儿心理弹性核心词汇。研究2基于研究1得到的核心词汇并根据量表编制原则编制了幼儿心理弹性初始量表,然后根据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对项目进行删减和修改,最终形成幼儿心理弹性正式量表。研究3运用研究2得到的幼儿心理弹性正式量表考察幼儿心理弹性发展特点。研究4通过对高低心理弹性水平幼儿的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进行测量,得到两者间的发展差异。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1)中国当代幼儿心理弹性核心词汇主要包括:控制力、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有恒性、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自信强度、积极乐观、接受和运用社会支持的心理倾向性、主动、专注、喜欢、坚持、外向、积极等。(2)幼儿心理弹性的结构由能力性、主动性、社会性、调整性和控制性五个因子构成。(3)幼儿心理弹性总体上呈现正态分布,大部分幼儿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孩心理弹性水平要显著高于男孩;幼儿心理弹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4-5岁幼儿心理弹性水平要显著高于3岁以下幼儿和5岁以上幼儿。(4)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幼儿在五个执行功能任务、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及执行功能上得分均高于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幼儿,并且在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执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