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世界日益受到关注的文化课题,是我国民俗学在现代的进一步实践性的运用,是人类在历史变迁中遗留下的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智慧和文化人格。它们不仅是贯穿古今的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当今世界解决各种社会危机的启发之泉。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埋藏深厚的文化宝藏和文化产业源源不竭的力量之源。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理论准备不够充分,而实践却早已先行。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想讨论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这两大实际文化遗产后续开发、保护、传承的问题。本文希望寻找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理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生产性保护奠定基础,同时丰富我国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文化生态学,作为上世纪下半叶迅速发展起来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科学性极强,是研究文化的新兴学科,自然与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运用文化生态的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生产性保护的研究,其可行性也在于民俗学学科本身的兼容并包和海纳百川。本文希望以民俗学理论为依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对文化生态的具体解读,形成更全面、系统,更与时俱进、目标明确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方文化生态学以及国内外对于文化生态的多方论述,本文总结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文化生态概念以及研究方法,并强调了运用文化生态视野研究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结合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形态的研究方式,运用生态学的眼光,将文化看作同样具有生命的存在,对比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考查文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再结合民俗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梳理,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即影响传统民间文化的所有要素,宏观上纳入到了文化生态的研究视野,以规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将时间、空间更立体地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人类民间文化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也采用了文化生态学辩证的、动态的、生态的、科学系统的研究视角,整合民俗学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衰落各阶段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我们会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文化生态,也如同生物与自然环境一样,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文化生态的视野与民俗学的结合,可以更有效的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从宏观角度上,在指导方针上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引起各界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视。从生态角度讲,物种的丰富才能促进其各自的茁壮成长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健康,其应变能力、抗击能力才会更强。同样,强调我国各类文化形态的繁荣共生,才能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保持独特的文化活力。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对民间文化的关注,也是平衡、和谐我国文化生态的一种积极作为。尤其在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发扬,才不至于被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包卷冲刷。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各自的理论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在章末提出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文化生态的定义。第二章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观察(上海市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衰落的三个典型阶段,以及它与其文化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基于对第二章的具体分析,本文对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提出了一套生产性保护的建议。至此,本文通过提出创新理论——分析个案——理论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一个实验性的过程,尝试为我国民俗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构建一个更系统的、科学的保护措施,更易于整合零散的资源,也更易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文化生态的视野,不但丰富了民俗学的理论研究,也在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