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湘西不同石漠化程度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征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区内的植被组成类型及结构特征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灰色关联、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并探求其中的相关联系,旨在为实现石漠化区内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乔木物种较少,植被平均覆盖率为66%,主要以灌木草本为主,乔木主要分布在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调查区内灌丛生态系统中共有植物31科50属60种,其中潜在、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样地内出现植物种数分别为42、39、31、34、28种。在不同石漠化程度样地中蔷薇科、豆科、忍冬科、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且不同样地内植物种类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程度石漠化物种组成结构上有明显差异。(2)随着石漠化程度的不停加深,物种多样性指标(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其中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指标值随石漠化水平的愈加严重呈下降趋势。不同程度石漠化群落类型的相异系数(β多样性)表现为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地区与其他程度植物群落的相异系数较大,说明重度、极重度与其他程度群落之间物种组成上的差异较大。(3)土壤因子中各物理指标的变化表现为:土壤容重随着石漠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呈大致的上升趋势,随着土层的加深渐趋紧致;土壤各孔隙度的变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均表现为潜在石漠化最大,极重度石漠化最小;土壤水分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少。土壤因子中各化学指标的变化表现为:土壤pH值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逐渐升高但变化不明显,在极重度石漠化程度出现酸碱失衡,表现为弱碱性;土壤全氮的含量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下降;土壤全磷含量在三种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中度石漠化最大,极重度石漠化最小;土壤全钾含量在三种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变化表现为极重度石漠化最小,其他石漠化程度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潜在石漠化程度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程度,其他两两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中有效钾含量表现为潜在、中度石漠化明显高于极重度石漠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表现为从潜在至极重度石漠化逐步降低,变化规律明显而且变化幅度大。(4)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大的土壤因子为毛管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总孔隙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大的土壤因子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及毛管含水量。通过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两种分析方法对比得出,对石漠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大的土壤因子为土壤水分及土壤总孔隙度。
其他文献
以长沙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为背景,介绍了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的建设与实践,主要包括结构试验课程的特点、教学大纲编制原则和思路以及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论文针
介绍了难降解有机物标准溶液研究、制备方法,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统计计算了检验结果,基本确定主要参数。检验结果表明: 按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均匀,在一年保存期间内稳
本设计采用先进的Multisim仿真软件对二阶有源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由此得出滤波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仿真研究与理论
<正> 随着新时代、新形势和世界各国音乐的迅速发展,民族管弦乐配器的科学性、逻辑性、交响性和表现性不能不引起我们很好重视和认真研究。民族管弦乐各组乐器的和声音组合是
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使缔结国际投资条约的权利由成员国让渡给欧盟,欧盟具有了对外缔结国际投资条约的专属权。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nvestor-State Dispute Mechanism,IS-D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血管弹性变化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另选取60例健
结合地下连续墙入岩施工实例,叙述了地下连续墙入岩的方案选择,详细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入岩的工艺过程与质量控制,探讨了地下连续墙入岩的关键技术与操作要点,并提出相关注意事
<正>一、导言自2010年《中国水路交通史丛书》编撰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对此高度重视,郑和平副局长多次主持会议,予以实质性推进。部海事局及承担编撰任务的上
对层高较大的房屋层间加层结构进行振动频率分析,对房屋不同高度处加层后的自振频率和原结构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比较,以寻求加层前后的自振频率关系,达到了解加层后结构
运用Surflex-dock对姜黄素类似物与酪氨酸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分析了小分子和受体的结合模式,阐述了其构效关系。对接结果表明,活性良好的化合物结合到酪氨酸酶